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磊 《中国宗教》2006,(10):12-13
9月11日-13日,我们随中国宗教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第二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有幸见证了世界各宗教领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中国派出了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顾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14人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92.
肖雄 《中国哲学史》2022,(3):108-116
梁漱溟、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学者的政治哲学均将中西政治传统之根本差异理解为其背后的“精神-主体性”之差异,这种解释可以方便地称之为政治哲学中的“智识之辨”。这种解释不止于描述中西政治在制度表现、社会组织、人际秩序等现实政治运作上的不同特征,而且试图在认识论(广义)、主体性及存有论上解释何以会有这种差异。这种“精神-主体性”的解释一方面是要说明传统文化何以没有孕育出民主以及如何开出之;另一方面是要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并为建立文化主体的自我认同、避免现代文明的流弊、纳现代文明于传统等目标奠定思想基础,在传统与现代的双向批判中实现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93.
受到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个完整汉译本的启发,1904年刘师培(与林獬联名)出版了《中国民约精义》。此书收集了从古典到晚清倡导人民权利的重要文字,不仅疏理了中国民本传统,而且强调这一传统有资源帮助人们理解社会契约。刘师培对社会契约论的理解包括两个核心论点,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以及共同体是成员私利的联合。前一个论点更为激进,却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于卢梭的常识,后一个论点则被遗忘。人们都知道卢梭强调共同体意味着个人融入整体,却不知道对于卢梭来说这个整体形成的动力是私利,而且,从理论上说,成员一旦觉得不再有必要维持整体,便可以将其废除。  相似文献   
94.
福柯后期思想发生了“伦理转向”,即从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转向了以自我风格化为旨趣的主体诗学.他从“性经验史”中去发掘古希腊的“自我文化”,由此来思考主体如何构建自身的自我伦理学问题.结合古希腊人的“自我技术”和他投入同性恋的性试验,福柯企图把人的生命存在转变成一种审美化的自我塑造活动,因而提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促成新型...  相似文献   
95.
黄翔 《哲学分析》2023,(1):134-147+199
激进生成认知(REC)认为心灵和认知的基础性状态和功能无需操纵表征内容,并坚持这种“基础心灵”的存在对认知科学哲学和心灵哲学来说是革命性的。REC的革命性特征受到一系列质疑。一些学者认为REC难以替代表征主义因而其革命无法成功;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拥有内在主义特征因而难以具有革命性;还有学者认为它不符合革命性科学理论的标准。在分析这些质疑之后,可以提出一种以批判性能力为出发点来理解REC的革命性的新方式,并探讨该革命性会带来的更强的概念整合能力、更为宽广而融贯的自然主义和丰富的哲学后果。  相似文献   
96.
河南传统文化资源遗存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物质的瑰宝,是大学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极具审美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大学美术史课程可利用其艺术的丰富性、延续性和典范性进行教学,以拓宽学生审美视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研究《周易》生命哲学,单向度地从宇宙论演绎太极阴阳变化,或从心性论凸显易道生命实践的主体能动性,都无法实证宇宙大生命一体贯通的诚明合一之境。在熊十力哲学多元文化渊源和思想元素中,《周易》无疑是其哲学创新的最深邃的理论源泉和精神根基。宇宙本体与生命主体圆融为一,以生生之道涵化主体心灵,用主体心灵担当天地之情,成为熊十力《新唯识论》生命哲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8.
探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抑郁问卷,对9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比较和物质主义价值观都显著正向预测了大学生抑郁; 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正念在社会比较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抑郁产生影响的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过程中,物质主义价值观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正念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
为更好地结合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塑造现代权利观念,必须首先为儒家权利观念的存在辩护。当然,儒家权利观念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体现在等级性与伦理性两个方面。虽然儒家权利观念有别于社群主义权利观所具有的平等性、普遍性和政治性,但却不能由此就对其加以否定。有鉴于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之间既有契合之处,也有内在分歧,而且对当前社会所遇到的现代性危机而言,儒家学说有助于从本质上对其进行剖析和反思,所以权利观念的现代化构造不妨采取"儒家思想为体、社群主义为用"的基本模式,从而实现对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0.
心理健康服务的文化胜任力随着欧美对多元文化群体的重视而逐渐发展起来。该领域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及相应的实践策略。内容取向关注静态的、结构化的文化胜任力; 过程取向则关注动态的、非结构化的文化胜任力。两种取向的异同体现了文化胜任力的研究和实践中对文化特异性和普遍性因素的平衡。在此基础上, 本文最后讨论了如何参考国外经验, 立足中国现实问题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大背景, 来发展中国的文化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