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道 祖 老 子 之 著 《道 德 经 》,道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为 第 是 历 史 上 所 有 《道 德 经 》版 本 及教 尊 之 为 《道 德 真 经 》,奉 之 为 最 一 小 段 。 老 子 在 此 小 段 中 概 括 性 注 释 本 的 共 识 。 至 于 如 何 论高 经 典 。 千 百 年 来 ,上 至 帝 王 、下 地 阐 述 了 “道 ”的 本 体 ,但 老 子 并 “…  相似文献   
12.
高松 《现代哲学》2011,(1):80-87
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断定力真正展现了逻辑学所关心的"真"。并且与语词"真"的冗余论一致,他认为日常语言中缺少与断定力相应的符号。然而,弗雷格却似乎在他所发明的概念文字中为断定力指派了一个特殊的符号:判断杠。本文试图论证,尽管弗雷格直至学术生涯的最后阶段仍然坚持将判断杠保留在其逻辑语言系统之中,但概念文字中的这一设计并不符合他关于逻辑与真之关系的模糊洞见。在论证的关键一步中,我们将借助于胡塞尔关于"信念变异"的学说来澄清"判断"与"断定"之间被弗雷格所忽视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我们最后将简要地提示出对弗雷格关于逻辑与真之关系的模糊洞见进行解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笔者在为本刊审稿时写给投稿者的一封信。因信中触及了当前《参同契》研究和《参同契》注解的一些问题,拟予刊出,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孔祥锦 《天风》1994,(1):8-9
经文:申11:11—12,28:1—14;诗90:12;103:2。 “主恩深广,无量无边,在主爱中,又过一年”。(《赞美诗》179首《心泉歌》) 弟兄姊妹们,在恩主的眷顾下,一年又过去了。当我们每个人回顾已过的一年,真是处处充满神恩。正如我们才读过的经文,《申命记》十一章里所说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是的,蒙福之地和蒙福的人,  相似文献   
15.
断辞的差异性存在外露着作《易》者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拈出断辞“悔”,透视其“悔亡”、“无悔”、“有悔(悔)”三种不同形态:以中、正、比、应等为切入点,玩观卦象,通过数理统计对各自的生成进行定量分析,于对比中彰显出《周易》之内蕴:一、正不如中、应(比)之善;二、执中有应为事物发展最根本的条件:三、得位是事物发展不可低估的要素;四、中正之为美。  相似文献   
16.
由美籍华裔穆斯林闪目氏·仝道章先生穷十七年之心血,翻译、详注的中阿文对照本《古兰经》已由译林出版社在南京出版。这个译本被公认具有以下特色:(一)采用中阿文对照形式编排,特别是将阿拉伯文按节次分行排列,更为醒目,  相似文献   
17.
《四十二章经》在中国佛教的早期传播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现存《四十二章经》的版本也混入了不少大乘思想,特别是有些语句有明显的禅宗特色。这都是后来流传过程中好事者妄加进去的,不能依此来论说东汉、三国时期两种版本的面目,更不能依此而得出此经乃中土摘编而成的结论。中土撰述或在中土摘抄说缺乏基本的文献支持,不是出于误解史料就是查无实据。以道安《经录》未收来怀疑此经非汉代所翻译,是当代人自设的主观标准,不足凭信。  相似文献   
18.
人生短章     
琢磨心手合一的未来玉是易碎品,在金丝绒衬底的盒子里小心盛放,在硬物不易撞击到的隐蔽处束之高阁。这与人类以衣蔽体一样,掖藏在包裹着的赤诚和热烈之中,不可显露  相似文献   
19.
华严诸祖传习《悉昙章》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梵字母及其拼合法的《悉昙章》随佛教传入中土,并进而演为一门研求梵字音义的学科门类,崛起于唐代的佛教宗派中,各宗僧徒都对《悉昙章》有过不同程度的传习在此主要讨论华严诸祖对《悉昙章》的传习情形与特点,从二祖智俨开始,华严诸祖及其弟子即兼具了义理与章句并重,证悟与积学双修的学风,在推衍发展本宗学说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梵语,尤其是《悉昙章》的学习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周齐 《佛教文化》1994,(1):22-24
提起佛经的汉译,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唐僧”——玄奘了。不过大家还应该了解,远在唐朝以前的东晋及十六国时期还有一位伟大的佛教学者、译经大师,在佛经汉译、佛教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上做出过划时代的杰出贡献,那就是鸠摩罗什法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