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1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25年来,五台山研究会对五台山研究的历程感人,成果喜人;今后五年的规划动人。综合起来一句话:未来的五台山前景诱人!那么,在这四个"人"之下汇聚的,当是文殊菩萨智慧孕  相似文献   
62.
现在提出“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这样一个议题,或许会有人认为:道教流传至今已近两千年,梳理和议论其义理的著述颇多,何劳如今还来絮叨?拙见以为,道教典籍中关涉其教理教义的泛论虽多,但将其教理教义作为专题的著述却并不是很多,其较著名者如《无上秘要》、《玄门大义》、《道教义枢》、《云笈七签》等,便可算得是凤毛麟角了;而即使是这些著述,也只是据有关道教经籍中的有关章句,作层面地摘述与归纳,缺乏对内涵作深入而系统地考究与整合,故而后学者甚感散、杂,未能获得有条理的透悉,仍然难于摆脱“杂而多端”的含混印象。…  相似文献   
63.
一行三昧是文殊禅法,也是佛教的根本禅法。它源于《大般若经》和《文殊般若经》。它既是一种顿悟禅,又是一种渐悟禅和念佛禅。至于自由三昧,也是源于这一根本禅法。所以,它对后世禅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禅宗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4.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常侍释迦牟尼佛左侧。胎藏界之文殊,左手持青莲,表示专司一切如来之智慧,不染着法的无相之智慧;金刚界之文殊,右手持利剑,表示能断一切烦恼。文殊菩萨骑着青毛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是最勇敢的,不怕一切而毅然前进的。文殊手持莲花或手持利剑的形象,  相似文献   
65.
我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许多精美的历史文物,其中铜铸件和铁铸件就是具有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宝贵文物。五台山寺庙中的铜钟和铁钟,以其精巧的造型技艺和宏伟的形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和铜铁铸造的发展水平。先秦至西汉时期钟是一种乐器。  相似文献   
66.
西台风光     
西台名挂月峰,海拨2773米,位于台怀镇以西二十五里处。支山西北延四十里,至繁峙县。奇石秀水五台山诸峰多有龙翻石,相传是当年东海龙王的五条小龙翻山寻找清凉石所致。西台的峰谷沟坡里布满了这种仿佛刚刚被刨翻出来的石头。被人称作龙滚寻母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与其它诸台的龙翻石相比,西台的龙翻石更为奇特、神秘,关于这些奇石的传说也很多。  相似文献   
67.
正显然,生态或环境主义意识是当下佛教的一部分,有人认为它越来越成为未来佛教的一部分。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过去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会欣然接受对此观点的批评指正,但在此必须承认在前现代佛教中几乎没有发现明确、理性且热切地阐述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受  相似文献   
68.
善财童子     
《五台山研究》2014,(2):F0004-F0004
<正>梵文Sudhana Kumara的意译。《华严经·人法界品》载,福城长者子有五百童子,其一名善财,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而得名。后受文殊菩萨教化,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实现成佛行愿。是大乘佛教用来宣传即身成佛的例证。五台山即有善财洞,供奉善财童子。  相似文献   
69.
“入法界品”中的五十五处、五十三位智者: 一九八○年,在日本举办的东大寺展览中展出“华严五十五处画卷”。这是东大寺所藏的画本。内容是善财童子依次拜访智者求教的故事。画卷中图有智者,智者前面,善财童子合掌求教。画面上写有《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文字。那么,“入法界品”是讲什么的?它讲说“十地品”中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在“入法界品”中,名为善财的童子在大乘佛教修学过程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阶段修行,最后到普贤菩萨处。最后说: 善财童子能自行至普贤处,究竟诸大愿海,不久应当与一切佛等。到此,善财童子完成了最终的悟道。  相似文献   
70.
澄观评传     
在历史上,五台山著名的僧人,首推唐代的清凉国师澄观。他继承并发展了华严宗实际创始者法藏的学说,建立起一个庞大而精致的佛教哲学体系,成为中国佛教义学的一座高峰,对后世的中国佛教以至中国哲学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