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一从反思和批判中发现问题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带着深沉反思和厚重智慧在薄暮降临的黄昏时分悄然起飞的"密纳瓦的猫头鹰".  相似文献   
193.
儒家仁学的建立是孔孟对人类理性之觉醒的巨大贡献,孔孟奠定了儒家仁学之基础,却未封闭仁学之体系。宋代新儒家程朱等人继承了孔孟仁学的基本精神而又作了重大改造与发展:他们将孔孟的道德情感之"仁"升华为道德之本,将孔孟的道德条目之"仁"提升为道德宗元,将孔孟的主体精神之"仁"扩展为宇宙精神,将孔孟的个体生命力之"仁"发展为宇宙生生之德,儒家仁学因此而由道德伦理学升华为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194.
理可总称人合乎礼的诸种需要;从表现形态上看,欲是比情更为激烈的心理活动:欲具有促使人行动、情产生和“生百善”等方面的功能,人欲则具有“诱人为不善”、“害吾心”、使情变坏和损害身心健康等作用。理学中的理欲之辨也可看作是关于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对待二者的态度之争。  相似文献   
195.
本文认为六朝时山水审美独立意识的发现,和山水绘画美学理论的建构,都受到了道教包括其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山水绘画美学的三个重要命题“澄怀观道”、“明神降之”、“气韵生动”,都受到了道教美学思想“道”美论、“明神”或“神明”的宗教化审美体验论、“生”美观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6.
对于北宋道学五子之一的邵雍,研究者一般将其“象数学”体系视为推演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的“物理”之学,对其“性命”之学关注不够。本文集中探讨邵雍《皇极经世》和《击壤集》的“性命学”体系,认为邵雍走的是以天道推论人道、以先天推论后天、以物理推论性命的路子,其性命学是他“心学”的核心部分,依“性──心──身──物”作逻辑展开,以“圣人之心”、“神明之性”为本性,以先天象数为心法。儒家的人道观、价值观与道家的天道观、认识论,儒家的道德修养与道家的宇宙精神被邵雍巧妙地贯通在“易”理之中。他的身上既有道家的坦夷旷达,又有儒家的中庸仁和,达到了一种“天理真乐”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97.
荀子从本体的高度,将人的审美需求,视为人本性的一种需要,作为其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并把美作为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象征、表达或物化形式,予以了肯定。这样,荀子从实现社会整体的理性整合及对个体感性的节制与改造出发,将审美引向了政治、伦理领域,虽然在当时美自身尚缺乏自足性,但却获得了为当时社会理性所能认同的人文内涵及存在价值,也因此礼文之美、美善相乐、中和之美成为荀子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8.
199.
冯友兰先生先以中国哲学史家名于世。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其成名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即是"同情之了解"与"新儒学"。"同情之了解"不仅是冯先生成功写作《中国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而且也是我们今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原则与方法。冯先生后来又成了一位著名的新儒家。作为中国现代学术思潮中新儒家的一位典型代表,冯先生本人以及一般论者都公认为应以其"贞元六书"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为代表。文章赞同这个共识,但想补充一点,即广而言之,似乎也可以包括冯先生所著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在内。文章从其目录、内容、审查、批评、自觉与自白和"贞元六书"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0.
胡大平 《现代哲学》2007,2(2):16-23
鲍德里亚批评马克思的逻辑有一个递进过程,从最初借助于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发展出一种以符号(或形式)分析为核心的消费社会观,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批评,最后以“象征交换”理论替代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他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失败原因追溯到马克思主义起点上,并借助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相关人类学成果构建了一种从象征关系入手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话语,但是在根本上“象征之镜”却是资本主义“生产之镜”话语之外的另一种非历史话语,批判本身成为与历史生成具体情境无关的一种话语反对另一种话语的斗争。在直接的意义上,鲍德里亚式的批评是当代左派激进文化批判的困境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