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国内既有的"马克思学"研究包括两种类型,西方"马克思学"批判和宽泛意义上的马克思文本和思想研究."马克思学"这个概念在思想史语境中已经形成了既定的内涵,而对于马克思文本和思想的研究是学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其中的一项工作.因此,尽管"中国马克思学"的理论努力令人尊重,但却包含理论上的困扰.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不是"马克思学"的专利.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研究内在要求解读者在学术和现实两个方面的理论自觉,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研究应最终指向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理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42.
Judging Gadamer’s theoretical stance is a complicated matter, and his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text-centered theory of understanding.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premises from which his theories take off, however, we can clearly see his reader-centric stance. On the basis of this stance some cease to seek for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or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text, which ineluctably leads to the ignorance of an understanding methodology. As far as people’s intentional understanding is concerned, however, the important as well as essential task is still that of striving for a certain kind of understanding that is relatively correct, with universally effective methodology as its necessary prerequisite. What is more, herein li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pistemology of hermeneutics. This article aims to re-insert a sense of methodology after hermeneutics went through a period of ontological reflection, and hence clarify that it is of necessity that hermeneutics resumes its text-centric methodological stance. __________ Translated by Zhang Lin from Zhongguo shehui kexue 中国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 (2): 42–53  相似文献   
243.
冷英  莫雷  吴俊 《心理学报》2008,40(7):788-799
探讨文本阅读中读者追随目标焦点信息建构情境模型的过程。实验1采用“目标启动+目标整合”的方式,探讨读者在显性焦点情况下的阅读是否会追随目标信息更新情境模型。实验2采用“目标启动+目标未整合”的方式,探讨显性焦点下对目标信息进行的追随建构,是发生在目标焦点整合后还是在阅读进程中即时进行。实验2a运用动窗技术,实验2b则采用眼动技术来探讨这个问题。实验结果总的表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追随目标焦点信息建构情境模型,并且这种建构是即时进行的  相似文献   
244.
采用婚姻满意度问卷、协同教养问卷调查全国336对青少年的父母,基于成对数据分析的行动者-对象互依性模型(APIM),探讨青少年家庭中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协同教养之间的关系,检验其中的父母差异及婚姻满意度相似性对协同教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协同教养之间,既存在外溢效应,也存在交叉效应;(2)婚姻满意度与协同教养间的外溢效应与交叉效应,在父亲与母亲之间不存在差异;(3)父母婚姻满意度相似性越高,母亲协同教养的冲突行为越少,但父母婚姻满意度的相似性对父亲的协同教养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45.
研究以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大学生和老年读者为对象,采用消失文本范式,通过操作注视词消失的延迟时间,考察了不同年龄阶段读者对注视词进行视觉编码的过程.结果发现:(1)注视词延迟消失严重影响小学三年级和老年人的总阅读时间,但对小学五年级和大学生读者总阅读时间的影响不显著;(2)注视词消失不影响小学五年级、大学生和老年读者基于词的平均凝视时间,但影响小学三年级读者的平均凝视时间;(3)所有消失条件都不影响大学生被试的基于词的回视次数,但严重影响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和老年读者的回视次数.这些结果表明,中文阅读过程中,对注视词的视觉编码能力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已趋于成熟,但进入老年阶段出现老化;视觉编码的保持在儿童词汇识别的中后期加工阶段中仍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46.
阅读中疲劳、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疲劳和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实验一主要检验文本阅读中的疲劳效应;实验二分析不同文本加工水平者的瞳孔变化差异,以探讨疲劳和心理加工对瞳孔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文本阅读中,疲劳会使瞳孔缩小,心理负荷增大会使瞳孔放大,一定的心理负荷可以起到维持瞳孔大小不变的作用;疲劳和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存在颉颃效应。  相似文献   
247.
郑玄校经取向之分析--以郑玄《论语注》"从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鸣 《管子学刊》2006,(2):107-110
以《论语注》“从古”为例分析郑玄校经取向,发现从古形式中不但隐含着古学孔安国本、马融本,而且隐含着今学包咸本。在其取舍中,郑玄似乎并不关注今古学之间的对立,甚至有意无意地抹杀二者之间的差异,他关注的仅仅是以往文本,不论其为今文本还是古文本,与通行本鲁读之间的差异。为消除这种差异,他回到《论语》语景中,以孔子的原创思想为参照,以经义为尺度,进行取舍,展示出郑玄以经义为取向兼采今古学的校经倾向。  相似文献   
248.
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已经有层出不穷的见解。但什么是“经典世界”?应该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没有人这样提问题。对它的分析,正是本文的任务。简单地说,它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理解,或者一种讨论方式。有经典,就有经典文化。但研究经典,则不等于研究经典文化。研究经典可以选择特定的文本,研究经典文化则需要突破个别文本的限制。它需要在经典之间跨越,更可能延伸到经典之外。两者的差别,用通俗一点的比喻,正如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森林不只是树木的叠加,对土壤、气候、阳光、水分的了解,都是研究森林的分内之事。借“经典世界”这个概念,来对经典的历史文化作用及其机制作一个整体分析,目标不仅在于拓宽固有的历史视野,还试图从中获取某些具有哲学意义的观点。限于专业的原因,笔者的研究对象集中于中国传统本身。  相似文献   
249.
庄学家们或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理解为庄子笔下象征最高精神境界的逍遥者形象,或将其理解为系列有待者中的一个阶梯,这些分歧的解决端赖于《逍遥游》各环节结构关系的理解和鲲鹏寓言在《逍遥游》中地位的界定。本文即由此争议出发,分析了种种分歧背后的根源,讨论了这种种理解的误区所在。文章进而提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文献理解方式,将鲲鹏寓言重新定位为《逍遥游》的引言,其意义在于兴发出"小大之辨"。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阅读《庄子》内七篇的义法:在注重获得庄子整体理解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各个不同语义层次文献的相对独立性。每一语义系统的意义应该首先在其系统内部推敲、寻求;任何来自此系统之外的意义要想安放到此系统的理解中,都必须和系统的语义无矛盾;一旦发生矛盾,首先应该作出调整的是来自系统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50.
张志丹  侯惠勤 《学海》2007,1(4):67-72
文本研究是马克思著作研究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基础方法.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是推进马克思文本研究,把握马克思本真精神的前提.当前马克思文本研究存在三大方法,分别是考据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前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和应用空间,但最根本的是我们要创造性地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引入马克思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