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林玉良 《天风》2014,(2):26-28
引言: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优秀文化遗产流传的载体,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财富,有着"历史科学的粮仓"之称。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会有些珍贵的资料在非常年代已不复存留,其损失真是无法估量.做好教会档案管理工作,对教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是衡量教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神在教会中赐下丰富恩典的历史凭证.近年来,各地教会和各级基督教两会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收集资料和鳊撰教会历史,为今后的教会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本文就教会档案管理这一话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2.
老子是中国和人类的智慧大师,《道德经》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宝典之一。《道德经》对于中国文化的滋润涵养,其功至伟;它又在走向世界,成为现代人类进行文明转型所依重的思想源泉。《道德经》以至简的文字积藏着至富的精思,成为智慧的孵化器,不断孕育出丰富的社会  相似文献   
93.
“划分后冷战时代的各种道德文化和政权的冲突的断层线,并不是划在各种文明之间,而是划在这些文明之中。它把那些坚信自己通过使用暴力来弘扬其价值观、来攫取其利益是完全合法的人所具有的信念(以下简称为‘暴力性信念’),与那些相信说服、教育和领导的人所具有的信念(以下简称为‘说服性信念’)区别开来了”(埃兹奥尼,2006)。  相似文献   
94.
略论城市文明与市民道德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文明是市民道德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市民道德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内在核心与灵魂.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力量,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广大市民去实现.文明创建为民、靠民、惠民,搞好市民道德素质建设,就抓住了整个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文明创建的过程又是一个调动各方、凝心聚力的共建共享过程.  相似文献   
95.
中西方文明都建构了以家庭和国家为基本结构的伦理世界,西方“country”文明中伦理世界的命运是“悲怆情愫”,中华“国家”文明的文化条件和伦理精神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不只是家庭精神,也不只是爱国主义,而是身家国天下一体贯通的伦理情怀。“国家”文明创生的家国公正的伦理智慧有日常智慧和“非常”智慧。日常智慧贯穿于人的生活与生命的全程,并通过各种民族节日呈现;“非常”智慧是调节家庭与国家矛盾冲突的伦理智慧,逻辑与历史地展开为两种传统形态,即以“国”为重心的“精忠报国”,以“家”为重心的“亲亲相隐”。家国伦理公正的课题与中华现代文明的百年进程相伴随,从中国革命到改革开放,呈现“伦理建构—伦理革命—伦理解放”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进程。现代中华文明依然是“国家”文明,但已经具有新形态,也面临新挑战,必须以伦理公正实现“国家”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做出新的“中华”贡献。  相似文献   
96.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两大动力,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门科学研究的发展却有失衡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重商不重学的现象也是自然的。于是,淡漠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相应的研究人员纷纷下海,蔚然成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8月7号江泽民总书记在北戴河接见科学研究工作者,并作了“八七讲话”。讲话中提出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四个同等重要,明确提出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也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讲话还明确地给社会科学研究的同志提出,要加强全局性、战略性、前沿性课题的研究。同时,特别强调对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7.
在许多年中,任福生一直是以石狮为母语展开他的绘画主题的.石狮在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又是承担着权力守护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8.
冯鹤 《中国道教》2008,(3):62-62
4月18日至21日,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合办的首届文明对话暨论坛在澳门举行。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专家学者和佛教界、道教界人士等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主题为"中华文明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9.
张效法 《天风》2008,(8):38-39
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于是,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的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事实上这是国情所需,也是发展所需.那么,基督徒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有哪些贡献可作呢?  相似文献   
100.
杨帆 《现代哲学》2021,(1):58-6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海外研究的关注热点。围绕这一思想的生成背景、主要内容、鲜明特征以及重大意义,海外学界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海外学界认为这一思想的生成具有其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包括生态文明核心论、生态经济平衡论、生态财富等值论、生态要素和谐论、生态模式中国论、生态治理体系论、生态责任大国论、生态命运共同体论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并认为这一思想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的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以及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的鲜明特征,还总结了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话语意义、理论意义和民族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