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并列为两种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具有东方文化色彩。本文从不同方面对集中内观疗法与住院森田疗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82.
巩曰国 《管子学刊》2006,(4):127-128
先秦时期,墨学与儒学曾并称显学.墨家门徒众多,影响广远.秦汉以降,由于秦皇汉武文化政策的影响以及其他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墨学失去了"显学"地位,但其文化影响仍有迹可寻,文人传习历代不绝.清代,墨学渐次复兴;民国以后,墨学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墨学史进行研究,梳理墨学形成、流传的历史,探究墨学兴衰浮沉的原因,总结历代墨学研究的成果,发掘墨学中的积极进步思想,既是墨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新世纪学术总结的时代要求.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墨学史的研究,或局限于墨学形成的某一方面,或局限于墨学流传的某一阶段,或仅对墨学流传史作大致勾勒,一直没有墨学通史著作问世.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杰文教授的<中国墨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力作.  相似文献   
983.
张勇 《周易研究》2006,(5):55-59
南朝郑、王易学并立,北朝象数易学占主导,但后期也呈现儒玄并融的趋势.《易传《》和汉代易学创造出来的象数成果得到南北朝易学家的继承,南朝易学家对象数易学中的形式主义学风给予了批判,并呈现出本体论思维与易学象数相结合的思想萌芽.象数易学受到佛教缘起性空理论的批判,但南北朝佛教仍利用易学象数来说明现象世界.在南北朝道教养生理论中,象数易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南北朝的宗教风气下,象数易学占验派沦为方伎.  相似文献   
984.
古代风水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周易研究》2006,(4):85-86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行为规范,体现着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作为一门古老的环境文化,它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不乏一些迷信的成分,但就整体而言,古代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85.
从个体主义到文化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向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万年 《心理学探新》2006,26(2):18-21,91
西方心理学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即个体主义和文化主义。文章拟以库恩的“范式”为标准,阐述西方心理学个体主义范式到文化主义范式的演变,剖析二者的基本观点及其优势和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整合的构思。  相似文献   
986.
王雷泉 《法音》2006,(4):37-41
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183;宗教学卷》出版缘起 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宗教学,迄今不过短短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宗教学的发展,是东西方思想猛烈碰撞与交流的直接结果,也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曲折进程紧密相连。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国各宗教基本上和睦相处,罕见宗教迫害与宗教战争,而佛道儒三教关系也为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然而在过去一百年中,从“五四”前后的非宗教运动,到“文革”时期对宗教的全面摧毁,而在1980年代以来宗教又呈现爆发式的复兴,中国宗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动荡。这兴衰起伏的过程,为中国宗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题材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87.
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狄明 《天风》2006,(9):34-37
宗教是感官的直接性和精神的抽象性的某种独特的混合,这样便形成了一定的情感的张力,一种特别真诚和稳固的内在关系,一种面向更高秩序的主体立场,这才是和谐的真谛。在俗世缺乏道德权威的情况下,道德法则便以圣主的诫命的面目出现了。宗教仪式中把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溶为一体。宗教作为社会分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育社会道德中具有高效率。基督教与我国其他宗教一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现代社会分工赋予的角色。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是一个无时不在的监督者, 在监督缺失,监督不力的地方,需要一个镶嵌在内心的至高无上的监督者。民众心中神祗观念根深蒂固,爱国的基督教的发展是对信仰真空的填补。  相似文献   
988.
民间信仰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信仰,虽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但由于它不完全具备宗教的基本要素,因此,按正统说法它不属于宗教。尽管如此,民间信仰在中国的影响不亚于宗教。它不仅渗入到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将从民间信仰对宗教神灵信仰、仪式、组织、教义四个方面的影响来论述它对中国宗教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9.
用笔召唤     
一有人问我,你怎么经常写,有什么可写的?你是不是为了稿费而写?我想说,幸福的路上,即便是风情万种的一束鲜花,在麻木者眼里,无异于一株毫无诗意的枯禾。对于一个不曾体验信仰快乐的人而言,他不懂得,失去信仰,将是多么危险。我需要的是一份宁静,坚持的恳一份热爱,巩固的是一种信仰,还有一些能够维持生活的基  相似文献   
990.
大足石刻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足道教石刻①,以其丰富的道教石刻、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试以其中的女神造像作一简析,以窥其一斑。一、造像简介大足道教石刻中的女神造像,以其在龛窟中所占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