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点摘编     
○重论元散曲中的隐逸情结郭小转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可从未有哪个朝代像元代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和普遍。元散曲中隐逸作品有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现象,那便是出现了大量乐道作品。作者或劝人淡泊名  相似文献   
32.
西山万寿宫是道教忠孝净明道的发祥地,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于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楹联。宫内各大殿的楹联意蕴酽郁、言简意赅而又绵绵远远,读来薄厚古今,耐人寻味,别有一番警醒之意。现摘录几副,浅抒己见,以飨十方好道之士。《财神殿》:  相似文献   
33.
<正>王艾平,1955年生,郑州市人。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黄河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五台山广宗寺悉就居士,河南省希望工程爱心使者。  相似文献   
34.
早期对人类的审美原则是:男性尚力感,女性尚性感,体现出自然倾向的朴素的审美意识。而随着等级制的细密建构,对男性的放大和对女性的贬抑日深,出现畸情异趣,女性的物化和异化达到了残忍的地步,而这种柔版暴力美学(或丑学)居然持续蔓延,在明清时期依然盛行。李渔的女性审美观是农耕文明基础上封建等级文化的烂熟期的产物,散发出那个阶段特有的精致到病态,繁缛到腐朽的气息。  相似文献   
35.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医学家,活至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高寿者,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我们后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一、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十五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方法。二、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八十五…  相似文献   
36.
水陆画是供举行水陆法会时使用,它既是宗教绘画,又是民俗艺术。本文通过对毗卢寺水陆画的宗教文化与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明代初期三教融合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并与民间信仰、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民间艺术家们正是借助宗教题材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因  相似文献   
37.
吴梅村是明末清初极为重要的诗人,被推为“江左三大家”之一。放眼整个明清诗坛,他的作品不但具有代表性,对于后世诗坛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同时其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也颇曲折。透视他诗歌风格形成过程中心态的变化,可以窥见文人心态对于诗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徐晓鸿 《天风》2012,(7):36-38
(三)西洋货物随着洋货不断来到中国,越来越多的物品,被人们了解。对于自鸣钟,笔者已在先前的文章中做过介绍。与自鸣钟不同的怀表,以其怀揣携带方便而著称于世,诗人张问安(1757-1815)在广州《戏作洋舶杂诗》六首中的第四首中就对此作了描绘,其诗说:机轮历落东天倪,机械轮转着疏疏落落直到东边天际,彩佩缤纷绣带齐。表面装饰的色彩凌乱刺绣佩戴整齐。比拟红毛好官样,就像是气派的红毛出自官家的样式,半圭花影佛兰西。半透明如玉圭照出花影的是佛兰西。  相似文献   
39.
齐白石是20世纪的艺术大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创造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把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时代环境、人生际遇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揉和在一起,成功地选择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40.
韩瑜 《美与时代》2014,(4):87-87
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贾平凹书画作品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其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而触摸到艺术家深层的心理内涵,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对自身所从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开拓新的视觉样式奠定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