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轼这首论画诗对后来的美术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苏轼的诗句,使得中国美术史上两位重要人物吴道子和王维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2.
王齐 《世界哲学》2001,(2):78-79
为了促进克尔凯郭尔研究在华语世界中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于2000年4月达成协议,双方将联手共同推出一套十卷本的克尔凯郭尔著作中文选集。这是首次直接从丹麦文人手对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著作进行系统的翻译和介绍。该项目现已正式启动,预计将在未来的十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23.
江南园林几乎都是私家园林。园林的主人往往是"隐于市"的文人——他们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多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于园林之中。文人们在园林中吟诗、作词、赏曲,使得诗词与园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历史的延续,诗词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描写也逐渐潜移默化了现实中的园林建设,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江南园林中植物的经典配置。因此从唐诗宋词入手,分析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混乱,玄学风行,文人志士对山水的审美观照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活动.山水诗、山水题材的画作以及山水画论大量涌现,代表着这一时期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并对以后山水审美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感到欢喜愉悦;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悲伤。“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敏感而多情的中国文人,看到秋风人怀、衰草触目,那种感世伤时、孤苦无依的落寞情怀,便情与景会,不吐不快了。  相似文献   
26.
徐晓鸿 《天风》2012,(1):31-33
二、文人眼中的西洋乐器 有关西方乐器传人中国最早期的资料,见于《元史》卷七一,元宪宗西征大食等国,曾获七十二弦琵琶(撞弦古钢琴)和兴隆笙(管风琴),并在宫廷演奏。  相似文献   
27.
徐晓鸿 《天风》2012,(2):33-35
描写西洋乐器的诗作不乏名家的作品,例如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赵翼。(1727-1814),在《檐曝杂记》中详细记载了在北京天主堂所见所闻:“一人鼓琴而众管齐鸣,百乐无不备,真奇巧也。又有乐钟,并不烦人挑拨,而按时自鸣,亦备诸乐之声,尤为巧绝。”  相似文献   
28.
徐晓鸿 《天风》2012,(6):52-54
五、清代文人眼中的其他西洋风物清代中晚期,越来越多的西洋物品进入中国,西方人的习俗也渐为中国人了解,描写西洋风物的诗歌日益增多,本文仅以文化交流的角度补充一些较为客观描绘西洋风物的诗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游仙、成仙理想、对神仙生活的新诠释及修道等几个方面 ,分析道教对南宋文人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山水画既不同于文入画也不同于山水画,是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画派.它发端于唐,成熟于宋元,在此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影响了中国绘画一千多年,并成为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艺术瑰宝.文人山水画存在的千年里一直以它独特的美征服着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