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田青 《佛教文化》2016,(5):110-115
从东晋的“佛学时期”开始,中国的文人上大夫几乎没有不谈禅的,同时,中国传统的文人,也多少要懂一点音乐。“琴棋书画”。一直被视为文人必需的修养,而且,琴——音乐,更被置于四艺之首。魏晋之际,虽尚无“琴棋书画”的成说,但己将“琴”与“书”并提,  相似文献   
112.
今天,在这方空间中集结的军旅画家,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身份界定为两类:第一类:他们是职业军人,现下依然是军旅职业画家;第二类:他们曾经是职业军人,现下已告别了军人的身份,而是社会职业画家.也就是说,无论他们现下是军旅职业画家还是社会职业画家,他们都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前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铸炼过自己的人格和气魄[1],因此,无论怎样,他们始终是军人与画家,他们永远是军旅画家.  相似文献   
113.
埃德加·德加,1834年生于法国巴黎。在印象派画家中,德加可以称为具有现实主义品质的巨匠。德加一生创作了大量以芭蕾演员生活为题材的油画、水粉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芭蕾舞演员们的台前台后的生活。德加偏爱描绘的梳妆妇女与学院派绘画中的女  相似文献   
114.
沉思     
端庄柔美的少女凝视着手里的小红果,若有所思,表情安详沉静,画中不同物体的质感描绘,细腻逼真。  相似文献   
115.
印象主义画派出现在19世纪后半期(1874)的法国,它的出现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印象派画家在对传统绘画继承的同时,基于对光学概念的进一步认识,又大胆地摈弃传统风景画的束缚,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勇敢探索,尤其是在色彩上的"放肆"尝试,使得他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色彩时代.他们使色彩成为审美对象的同时,又成为画家面对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情的工具.色彩与光线的千变万化,瞬间景物的永恒印象,个人主观的情感表现,是印象派最突出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16.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主要在西域来华的侨民中流传.对于中国人来说,当时的佛教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洋教(“胡教”).直到魏晋玄学兴起之后,主张一切性空的佛教“般若”思想也被归为“玄远之学”,引起了文人士大夫的重视,信奉佛教成为“好乐玄法”的风流雅事.东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各思想流派的勃兴,使得佛学进入中国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17.
徐晓鸿 《天风》2009,(10):42-43
艾儒略(Giulios Aleni,1582—1649)是在中国教会史上易被忽略的人物,虽然他不像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von Bell,1591-1666)、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等传教士在宫廷产生影响,但在士大夫中“再也没有比艾儒略更受学者欢迎的”,《圣教信徵》甚至称之为“西来孔子”,“这样高的尊称,连利玛窦也没有获得”,可见其在中国文人中的人气之高。  相似文献   
118.
徐晓鸿 《天风》2011,(12):29-31
同时期的王轸(生卒不详)也对奥斯定堂(Igreja de St.Augustin)类似的祈祷活动有所描绘,在其作品《澳门竹枝词》中,他写道:  相似文献   
119.
郑板桥任山东范县县令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大清早,一个乡下老汉到城里挑粪。路过一家做衣店时,因天寒地冻,不小心滑了一下,把一些粪水洒在了店门口。店老板见了,嫌晦气,非要老汉脱下身上的衣服把粪水擦干净不可。老汉虽苦苦哀求,再三赔不是,店老板仍不依不饶。  相似文献   
120.
李成是把自己个人成败的失落之情注入了其山水创作中。他作为败落家族中的子弟,人世炎凉在他心灵上必定会投上厚厚的阴影,不平,愤懑,使他感到生如梦幻,命运渺不可测,甚至可以说正是李成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他的人生及成就。正像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古代文人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对于山水的留恋其实是对更大天下的渴望,他们的绘画也就不在于题材本身,而在于画外的逍遥以及对万水千山走遍的自由憧憬一样,李成借以自娱寄情的山水画画风,也是一种失意士大夫的强烈自尊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