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1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论点摘编     
○重论元散曲中的隐逸情结郭小转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可从未有哪个朝代像元代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和普遍。元散曲中隐逸作品有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现象,那便是出现了大量乐道作品。作者或劝人淡泊名  相似文献   
52.
谜语,是让人猜的隐语。而诗词谜,则是以诗词形式所描绘的隐语。它新颖别致,诙谐幽默,情趣盎然,耐人寻味。古往今来,在我国的谜海里,就有过许多颇为风趣又给人以知识的诗词谜。  相似文献   
53.
西山万寿宫是道教忠孝净明道的发祥地,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于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楹联。宫内各大殿的楹联意蕴酽郁、言简意赅而又绵绵远远,读来薄厚古今,耐人寻味,别有一番警醒之意。现摘录几副,浅抒己见,以飨十方好道之士。《财神殿》:  相似文献   
54.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  相似文献   
55.
刘正成 《佛教文化》2000,(Z1):22-23
5月21日 ,朴老此作品在西安举行的“日中书法交流展”展出中国书法史上 ,有四位伟大的僧侣书法家 ,他们都是佛教徒。第一位是安道壹 ,第二位是智永 ,第三位是怀素 ,第四位是弘一。安道壹生活于北魏北齐之间 ,他从河北响堂寺开始 ,到山东邹县四山(即铁山、尖山、冈山、葛山) ,洪顶山 ,水牛山、徂徕山 ,泰山 ,几乎终其一生 ,书写刻制了大量佛教典籍 ,抗争灭佛运动 ,宣扬佛教精神 ,竟成了北朝“书仙”。其时 ,仅比东晋南朝书圣王羲之晚出一百多年。智永是陈隋间僧人 ,王羲之第七世孙 ,出家住永兴寺 ,闭门习书三十年 ,写《千字文》八百本 ,…  相似文献   
56.
<正>王艾平,1955年生,郑州市人。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黄河书画院院长,河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九华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五台山广宗寺悉就居士,河南省希望工程爱心使者。  相似文献   
57.
早期对人类的审美原则是:男性尚力感,女性尚性感,体现出自然倾向的朴素的审美意识。而随着等级制的细密建构,对男性的放大和对女性的贬抑日深,出现畸情异趣,女性的物化和异化达到了残忍的地步,而这种柔版暴力美学(或丑学)居然持续蔓延,在明清时期依然盛行。李渔的女性审美观是农耕文明基础上封建等级文化的烂熟期的产物,散发出那个阶段特有的精致到病态,繁缛到腐朽的气息。  相似文献   
58.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中,无论是文学家、思想理论家,还是医学家,活至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高寿者,不乏其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许多养生方法,这对我们后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借鉴。一、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十五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休息方法。二、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八十五…  相似文献   
59.
水陆画是供举行水陆法会时使用,它既是宗教绘画,又是民俗艺术。本文通过对毗卢寺水陆画的宗教文化与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明代初期三教融合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并与民间信仰、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民间艺术家们正是借助宗教题材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因  相似文献   
60.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谈大学生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向低格调的大众影像文化及通俗文化认同的倾向。只有通过系统的美育,使之对美的追求深刻化、系统化和自觉化,才能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健康发展。大学生完美的形象主要由青春朝气、修养风度等方面组成。我们要把美育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大学生追求高水准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大学生达到内在人格美和外在形体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