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18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齐白石是20世纪的艺术大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创造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把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时代环境、人生际遇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揉和在一起,成功地选择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72.
2011年11月4日,包括北京牛街礼拜寺薛天利阿訇在内的8名首都市民代表,向全社会发布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它既是对北京以往人文情怀的总结,又是对北京——这座世界城市今后的发展与进步提出的方向和目标。下面我想从伊斯兰文化角度讲,谈谈北京穆斯林之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73.
1950年,吴耀宗先生等教会先辈本着圣经教导、满怀一腔爱国情怀,从中国教会的前途着想,毅然发起了三自革新运动,得到全国基督徒的热烈响应和拥护。到1954年,签名支持三自革新运动的人数就超过全国信徒的三分之二,中国教会呈现出独立自主自办的崭新面貌。1954年7月22日至8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基督教第一次全国会议,  相似文献   
74.
韩瑜 《美与时代》2014,(4):87-87
“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贾平凹书画作品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其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而触摸到艺术家深层的心理内涵,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对自身所从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开拓新的视觉样式奠定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75.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衣食无忧的现代都市人企图走出日常喧嚣、获得心灵自由的审美实践活动,与我国文人传统中的人生艺术化命题有着看似相似的理想。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没有给普罗大众的生活带来真正的诗意,它与传统的人生艺术化有本质的差别:绝大多数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热衷本质上是一种源于身份意识的媚俗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毫无崇高追求,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生艺术化仍具有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76.
张琳 《佛教文化》1995,(3):43-44
中国人饮茶自传说神农尝百草时起,迄今已有三千年左右了。茶起初为药用,后为饮用,饮用方法经历了盛唐时期的光大、于宋代上升达到了品赏的境地。历经明、清两代后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宫廷、僧侣、文人墨客、庶民百姓无不饮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奇葩。  相似文献   
77.
工笔人物画自产生以来,在绘画本体美学特征上就一直弱于绘画的伦理美学特征。从晋唐至宋朝,绘画创作的功能由侧重于政教、宗教宣传转向了侧重于个体或群体的玩赏娱悦,艺术形象则渐渐地成为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个性化创作。文人画家李公麟是北宋人物画向精致文雅演变的关键人物,他的白描人物画的出现正是对人物画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78.
现代作家端木蕻良,上世纪40年代家住在广西桂林的时候,孜孜以求于文学创作,苦于登门拜访者太多,于是便作了一首诗,作为“告示”贴在门上:“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笺十万行。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欲到西厢。”初看此诗,像是写作者倾诉儿女私情,其实这是用含蓄的修辞手法巧成的一首绝妙的杜门谢客诗,把不便说的意思暗示给客人。  相似文献   
79.
2009年,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去世,金庸先生写了一副挽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二人的成就、影响,世有公论。金庸称梁羽生为“大前辈”,自称“自愧不如”,谦抑、冲淡的境界,令人景仰。  相似文献   
80.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信仰常常激励着科学家去探索和体悟宇宙万物的奥妙,科学则因为坚持严谨的逻辑体系和实证精神而促使信仰的构建更为合理。很多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宗教情怀,在他们身上,对科学的执著与对宗教神圣的向往常常合二为一。有的科学家本人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