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齐白石是20世纪的艺术大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创造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把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时代环境、人生际遇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揉和在一起,成功地选择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72.
韩瑜 《美与时代》2014,(4):87-87
“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更准确地说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贾平凹书画作品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探寻其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而触摸到艺术家深层的心理内涵,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对自身所从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开拓新的视觉样式奠定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73.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衣食无忧的现代都市人企图走出日常喧嚣、获得心灵自由的审美实践活动,与我国文人传统中的人生艺术化命题有着看似相似的理想。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没有给普罗大众的生活带来真正的诗意,它与传统的人生艺术化有本质的差别:绝大多数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热衷本质上是一种源于身份意识的媚俗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日常生活审美化毫无崇高追求,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生艺术化仍具有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74.
明清时期建造的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拙政园中的多处景名都与天气有关,比如听雨轩、兰雪堂、待霜亭等,可见天气的变化是古人在园林造景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天气的观察与思考从上古神话时期便开始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淮南子》《齐民要术》《相雨书》等详细观察并记录季节与气象的著作。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个人情感的诉说:月是相思月,云是故乡云。拙政园中许多景名就源于古代文人的经典名句,园中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植物配置更是紧紧围绕着天气的变化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代入仕途失利却怀诗意的“士”阶层,从相地、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等角度分析苏州名园拙政园的造园魅力,分析这样一个理想居住环境背后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75.
郑玥 《美与时代》2023,(2):28-30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山水理念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思想观念、文化精髓和美学特征,是人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山水理念的形成,阐述其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措施,旨在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一大特点便是无园不山、无山不水,造园活动中的叠山理水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范本,园林需理水成景,与山石景观互相借姿,方得天然之趣。当代园林家陈从周曾指出:“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水为活物,无论是在自然景观中,还是在人造园林中,水都不可或缺,少之,则少自然生机。理水在园林中的作用除了与山互成之外,其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趣中亦不可或缺。自古以来,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不单单指视觉上的客观景物,还包含了中国人对文化、美学和精神上的诉求。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想象,成为叠山造园中不可或缺的生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7.
张琳 《佛教文化》1995,(3):43-44
中国人饮茶自传说神农尝百草时起,迄今已有三千年左右了。茶起初为药用,后为饮用,饮用方法经历了盛唐时期的光大、于宋代上升达到了品赏的境地。历经明、清两代后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宫廷、僧侣、文人墨客、庶民百姓无不饮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奇葩。  相似文献   
78.
王早娟 《中国宗教》2014,(10):50-51
唐代长安佛寺园林的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陈迹,人们只能通过现存的文献资料试图恢复当年的迷人风光。就让这些打动过一个时代文人心扉的图景再次与我们相遇,成为永远的追忆!目遇之而成色:色彩美唐代,寺院广植牡丹已成风习。牡丹以其绝代的芳姿为长安佛寺园林的春天增添了无限韵致。权德舆有诗《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就对慈恩寺中的牡丹进行了细致的描画:"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相似文献   
79.
张良庙建筑技艺精巧、布局独特,与自然佳景浑然和谐、交相辉映。其建筑风格集南北古建筑之长,是古典宗教园林的代表之作。"博浪一声震天地;圯桥三进升云霞",张良的一生,堪称传奇。既有博浪沙锥秦始皇的豪迈之举,又有辅佐刘邦建立汉帝国的世俗伟业,更有圯桥头授书,  相似文献   
80.
中国园林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当属道家哲学思想。自魏晋初步确立再现自然山水的园林艺术原则以来,中国园林就一直沿着自然山水式园林的格局发展。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清新飘逸、淡泊宁静、纯净质朴的道家美学观念,始终规定着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