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5篇
  3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巴尔塔萨思想的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他以"美"作为其神学论证的开端,并将"真"在先、"善"次之、"美"最后的传统顺序颠倒过来,以"美"、"善"、"真"的顺序展开其思想架构。[1]虽然巴氏着力恢复美这一"存在的先验属性"在神学中的重要地位,但他不是在现代美学框架下讨论问题,也无  相似文献   
172.
类比迁移在人类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学科问题类比迁移的相关研究仍不充足。本文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学问题类比迁移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问题相似性、被试特点(年级、元认知监控)对数学问题类比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源靶问题间的表面相似性是影响类比迁移的主要因素,它既促进正迁移,也容易导致负迁移;不同年级被试解决数学问题成绩差异显著;被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实时元认知监控与该问题的解决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73.
面孔作为一种高级的视觉刺激,在人际交往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面孔吸引力更是影响着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交决策,如择偶、交友、求职、社会交换等。长久以来,研究者们从面孔特征、社会信息和观察者因素等角度不断探索着人们对静态面孔吸引力的感知,且多从进化角度加以解释。但是,人们如何表征面孔吸引力以及其动态性增强机制仍未可知。本项目通过两个研究,分别从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以及面孔动态性通过影响整体加工、影响对整体信息和特征信息的注意、以及影响社会信息来增强吸引力,从这两个角度尝试回答这一问题。在研究1中,本项目从整体加工的角度探索了面孔吸引力的认知表征。研究1.1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探索高空间频率(更多局部特征)和低空间频率(更多整体特征)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旨在从空间频率探讨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研究1.2通过操纵面孔对称性和面孔常态性探索面孔常态性在面孔对称性和面孔吸引力间的中介作用,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常态构型表征。研究1.3引入“三庭五眼”这一中国传统面孔审美理论,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研究“三庭五眼” 构型是否符合中国人对高吸引力中国面孔的表征,以此探讨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研究1.4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考察局部面孔遮挡是否促进整体面孔吸引力,以及这种促进作用是否由于人们通过局部特征“脑补”出了完整面孔。研究2从整体加工、注意和生命力的角度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动态性增强机制。研究2.1使用合成效应范式测量动态面孔吸引力的整体加工,探索动静态面孔的吸引力差异是否源于其整体加工程度的不同。研究2.2使用注意分散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探讨人们对动静态面孔的注视模式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能解释动态面孔吸引力的增强。研究2.3结合问卷法、实验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生命力这一社会因素对动静态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本项目探讨了面孔吸引力的认知表征以及其动态性增强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们对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加工以及人类欣赏美这一高级智能。同时,本项目的结果对于日常人际交往和面孔吸引力相关算法的优化等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4.
正当代道教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不够重视对阐道论的人才培养,也很少针对信众开展讲经论道活动。玄门讲经这一弘道传教的新形式,对于促进道教的自身建设,提升信仰者的整体素养,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玄门讲经论道,说起来既很久远,又很新近。言久远者,是说早在春秋时期,道祖老子就在古楼观讲经论道,并著《道德经》传于后世;言新近者,是说通过在各地玄门中开展讲经论道活动,以阐释道法教  相似文献   
175.
历史主义是从彼岸性或超越性转向此世性、从天上的理式或理念转向地上的现实、从永恒秩序转向主体或自我的现代性思想的逻辑终点.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施特劳斯对历史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来阐释施特劳斯思想中紧密关联的如下主题以及他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古今之争,政治、意见、哲学的关系,僭政与自由,犹太问题和神学一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6.
心肺运动试验是一个重要的人体整体功能学检测方法.让患者运动,连续动态记录以呼吸、循环、代谢和神经体液等多系统的功能活动,由此实现人体整体生理功能状态评价、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转归预测.从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出发,需要建立生理学医学的整体整合理论用以指导该技术的正确运用和解读.  相似文献   
177.
临床医学本来就是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科学的发展遵循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客观规律,多学科整合医学模式的诞生还原了临床医学整体性的特征.中西医结合体现了不同文化包容发展的精神,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整体整合医学的典范.基于“病证结合”研究模式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医学的广泛认同,未来中、西医学应该更加和谐统一,共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78.
田伟  黄佳 《美与时代》2013,(2):36-38
环境艺术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用非常广泛,专业实践性很强。建筑写生是提高学生专业表现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钢笔表现为主,简便、快捷的特点使建筑写生成为设计表现基础训练的重要科目。建筑写生的训练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及设计表现能力。在写生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对他们学好建筑写生很关键,也可为其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9.
近二十年,使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探讨情绪调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是情绪调节脑电研究中的一个典型成分,在不同的时间窗中分析LPP的波幅的变化及其优势激活脑区的迁移能够反映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个体由对情绪刺激的感知到相应的认知调控过程的转变。LPP的时间-空间迁移模式被应用于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揭示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期个体情绪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者关注幼儿期、童年期、青少期、成人期个体在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LPP波幅的变化及其时间-空间迁移模式特征,把不同年龄段个体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与其大脑关键脑区(主要是前额叶)发育状况进行联系,为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主题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LPP在异常发展研究中应用,关注大脑发育与激素变化对LPP变化的影响,并加强对LPP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等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0.
付春野  吕勇 《心理科学》2022,45(3):553-560
采用一种新的多目标觉知范式检验视觉意识容量。实验中首先迅速呈现包含8个刺激的圆形阵列(刺激位置随机分布),然后所有刺激被灰色的圆覆盖,并随机选取阵列中的一个刺激作为目标,要求被试用尽可能少的点击次数找到目标。结果发现,即使被试不能一次击中目标,其也可能拥有对目标不精确的视觉信息。这些不精确的视觉信息能够帮助被试用更少的点击次数和更短的点击距离找到目标,且被试对这些不精确的视觉信息是有意识的。研究结果表明视觉意识能够以概率性的表征存在,并支持视觉整体统计假说,也能够进一步解释视觉意识容量的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之间存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