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51.
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就开始步入了人类的生活,关注人类的生活,研究人类的生活,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2.
心理控制源与自我监控在预测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峰  张德  张宇莲 《心理学报》1992,25(3):39-44
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特定情境下期望和强化价值的函数”,本研究假设自我监控作为强化价值的一种测量,在预测对情境压力的反应中,与控制源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在问卷描述的四种情境中,控制源x自我监控的交互作用存在(在一种情境中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控制源对低自我监控者对情境压力的反应的预测,比对高自我监控者的预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3.
知觉经验对汉学字形知觉整体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项实验通过部件识别法探讨了知觉经验对字形知觉整体性的影响。实验一要求三组不同发展水平的被试命名单独呈现的部件字,结果证实了本实验所用的各组部件字之间的识别难度均等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字识别技能明显不如小学六年级和大学学生。实验二使大学生在三种字度和两种字频条件下,分别进行单、双部件的命名,主要得到非字中的部件命名反应时快于假字,后者又快于真字的“字劣效应”以及在真、假字组中的“左>右”或“上>下”的“部位效应”,但未发现字频对部件命名的效应。实验三比较了三组不同年级被试的部件命名作业,发现小六和小三学生在真、假字中的部件命名反应时无明显差异,而大学生较明显,说明前者受字形整体知觉的影响比后者小。这些结果支持了字形知觉整体性随字的知觉经验增长而加强的假设,并在一个基于联结主义框架的字词识别模型中得到了较好解释。  相似文献   
154.
王甦  王晓非 《心理学报》1993,26(2):8-14
本实验采用多点定位作业,结合部分报告法,研究视觉刺激的整体结构对定位成绩的影响。所呈现的刺激为1、2、3或4个颜色点。其中2、3、4点刺激分别是直线、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结果发现,当呈现时间较长时,1点和2、3、4点的定位误差无显著差异。但是1点的定位反应时却显著少于2、3、4点。这提示出现视觉定位的结构效应。而当呈现时间较短时,却没有这种结构效应。实验还发现,这种结构效应并不因刺激结构的不同而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5.
对阅读理解监控及其发展的直接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采用错误检测范式和眼动记录方法对大中学生篇章阅读中的理解监控进行了直接测量.结果发现:(1)初一学生不能觉察科技说明短文中故意插入的错误,而高一学生和大一学生能够觉察科技说明短文中故意插入的错误;(2)高一学生和大一学生的理解监控水平高于初一学生.  相似文献   
156.
有关组合原则的很多话题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中都有争议。组合原则因其简单性,在接纳该原则的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鉴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组合原则的地位和应用范围也不同。本文关注组合原则在哲学领域中引起的论争,试图理清学界对整体主义和组合原则关系的不同看法,总结二者的不相容情形,并在那些接纳组合原则的系统中对这一概念作进一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157.
巴尔塔萨思想的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他以"美"作为其神学论证的开端,并将"真"在先、"善"次之、"美"最后的传统顺序颠倒过来,以"美"、"善"、"真"的顺序展开其思想架构。[1]虽然巴氏着力恢复美这一"存在的先验属性"在神学中的重要地位,但他不是在现代美学框架下讨论问题,也无  相似文献   
158.
类比迁移在人类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学科问题类比迁移的相关研究仍不充足。本文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学问题类比迁移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问题相似性、被试特点(年级、元认知监控)对数学问题类比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源靶问题间的表面相似性是影响类比迁移的主要因素,它既促进正迁移,也容易导致负迁移;不同年级被试解决数学问题成绩差异显著;被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实时元认知监控与该问题的解决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59.
面孔作为一种高级的视觉刺激,在人际交往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面孔吸引力更是影响着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交决策,如择偶、交友、求职、社会交换等。长久以来,研究者们从面孔特征、社会信息和观察者因素等角度不断探索着人们对静态面孔吸引力的感知,且多从进化角度加以解释。但是,人们如何表征面孔吸引力以及其动态性增强机制仍未可知。本项目通过两个研究,分别从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以及面孔动态性通过影响整体加工、影响对整体信息和特征信息的注意、以及影响社会信息来增强吸引力,从这两个角度尝试回答这一问题。在研究1中,本项目从整体加工的角度探索了面孔吸引力的认知表征。研究1.1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探索高空间频率(更多局部特征)和低空间频率(更多整体特征)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旨在从空间频率探讨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研究1.2通过操纵面孔对称性和面孔常态性探索面孔常态性在面孔对称性和面孔吸引力间的中介作用,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常态构型表征。研究1.3引入“三庭五眼”这一中国传统面孔审美理论,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研究“三庭五眼” 构型是否符合中国人对高吸引力中国面孔的表征,以此探讨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研究1.4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考察局部面孔遮挡是否促进整体面孔吸引力,以及这种促进作用是否由于人们通过局部特征“脑补”出了完整面孔。研究2从整体加工、注意和生命力的角度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动态性增强机制。研究2.1使用合成效应范式测量动态面孔吸引力的整体加工,探索动静态面孔的吸引力差异是否源于其整体加工程度的不同。研究2.2使用注意分散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探讨人们对动静态面孔的注视模式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能解释动态面孔吸引力的增强。研究2.3结合问卷法、实验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生命力这一社会因素对动静态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本项目探讨了面孔吸引力的认知表征以及其动态性增强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们对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加工以及人类欣赏美这一高级智能。同时,本项目的结果对于日常人际交往和面孔吸引力相关算法的优化等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0.
正当代道教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不够重视对阐道论的人才培养,也很少针对信众开展讲经论道活动。玄门讲经这一弘道传教的新形式,对于促进道教的自身建设,提升信仰者的整体素养,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玄门讲经论道,说起来既很久远,又很新近。言久远者,是说早在春秋时期,道祖老子就在古楼观讲经论道,并著《道德经》传于后世;言新近者,是说通过在各地玄门中开展讲经论道活动,以阐释道法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