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0篇
  7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文章旨在简要地讨论弗雷格《概念文字》,指出其中的两个重要但被一些国内学者误解或忽略的贡献:首先我们指出,根据Boolos等人的论证,弗雷格《概念文字》中的逻辑本质上是带完整二阶存在概括规则的二阶逻辑,这点在国内一些学者的著作与文章中存在误解;其次,我们讨论弗雷格如何用遗传性概念来定义祖先关系,进而定义自然数或有穷数,并使得数学归纳法仅根据自然数的定义就得以成立,这也为弗雷格把算术还原为逻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采用语义启动数字匹配任务及其变式, 探讨在中文背景下“和效应”和语义系统的类比一致性及其产生机制。结果发现, 中国学生对“和”目标数字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中性目标数字, 表明“和效应”是人类的一种强烈的认知倾向; 人类通过类比映射方式整合数学知识和语义知识; 影响语义加工的因素同样影响数学认知。研究还发现, 被试对中性目标数字的抑制难度受语义匹配任务性质的影响, 在完成类别不一致的探测词匹配任务时, 拒绝中性目标数字的反应时显著长, “和效应”消失, 表明“和效应”不仅源自于对“和”目标数字的激活, 也源自于对中性目标数字的抑制。  相似文献   
73.
张丽 《思维与智慧》2009,(10):43-43
在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所房子里,一个青年正在伏案疾书,房间里堆满了书籍。他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许久,却始终打不开思路。  相似文献   
74.
埃舍尔对契合图形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他从自然形式的图案和韵律中,从隐匿于空间自身结构的内在可能性中,感受到充满数学美的恢弘设计,并用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大批理性而美妙的契合图形作品,令观者联想到世界纷繁复杂的自然结构。作品中透出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5.
学习困难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国  刘昌 《心理科学》2005,28(5):1144-1147
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是研究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将该技术用于学习困难的脑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学习困难的神经机制。研究表明,学习困难者的P300波幅较小,潜伏期较长。学习困难者的MMN波幅比控制组小,在信息的自动加工方面存在缺陷。在单词命名任务中,学习困难者的N400较小,而且不同类型学习困难者的波幅和潜伏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6.
认识你自己     
哲学观点:你即是你的绝对目的。文学观点:不管怎么说,至少你还是一个“人”。数学观点:外界对你的评价是分子,你的自我评价是分母,你是二者的商。物理观点:你是一个支点,时间将靠你橇动一切。历史观点: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是你的未来;在你死去以后,你是你的历史。军事观点:记住,你是你最难攻克的敌人。政治学观点:如果你是被你团结的那个人,那么你就是伟人;如果你是被你打倒的那个人,那么你就是小人。  相似文献   
77.
数学焦虑研究的认知取向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陈英和  耿柳娜 《心理科学》2002,25(6):653-655,648
数学焦虑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数学焦虑进行解释,并以此揭示数学焦虑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78.
采用儿童数学焦虑量表、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小学生数学元认知问卷,对508名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数学焦虑影响数学成绩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数学焦虑显著负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数学元认知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2)在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数学自我效能感和数学元认知在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之间起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因此,数学焦虑除了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或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而且可通过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而通过数学元认知间接影响数学成绩。文章讨论了上述发现的理论及教育实践含义。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当前师生关系所面对的时代挑战进了行实践观察和梳理,并从"师道尊严"本来的涵义出发,对师道尊严在现代的核心价值及其功用作出分析,尝试以现代思维赋予"师道尊严"新的时代涵义。认为,"师道尊严"体现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反映着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反映着中国自己的特色;在现代,重塑师道尊严,传承师道尊严的合理内核,有助于明晰社会伦理秩序;优化尊师重教之社会风尚;为师生关系铺垫中国文化底色;内在契合教育教学规律;以人为本关照教师职业情感。在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对师道尊严的本质精神和合理内核,予以积极的传承。  相似文献   
80.
家长来信:我儿子今年11岁,近半年来出现不明原因的犯困,自己不能控制。他常常在课堂上睡觉,睡十分钟左右,醒后自觉头脑清楚。每门课都有可能发生。一开始,我们认为是缺少睡眠,所以当他写完作业后,就催促他早点睡觉,希望他晚上睡得充分点,但是他在第二天上午的课还会睡着,真搞不懂。不过,他晚上的睡眠质量不是很好,容易做梦。因为课堂上睡觉,老师认为他学习态度不好,让他站着听课,但他居然在站的时候也能睡着。每天回到家,会先睡一会再写作业,可是写了一会作业后,又睡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