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吕露光 《心理科学》2003,26(2):276-280
本研究是在哲学教学过程中,用心理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意外收获,通过对604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三分之二以上人的大脑中,对数字的记忆是有脑图的,没有脑图的人是相同,有脑图的人,其图形多种多样,精彩纷呈。数字在人脑中究竟是怎样存在的?这是从毕达哥拉斯时代就为哲学家关注的课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推论,并就脑图的形成及其对记忆和思维的影响等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72.
当今读图时代,视觉艺术及艺术媒介日渐趋于数字化,普通中小学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日常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视觉艺术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图像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为宗旨的教学实际需求中,作为中小学美术老师培养基地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保证传统绘画教学的强度之外更应该加强学生数字艺术创作能力和数字手段运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时代的教育教学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73.
负数的空间表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快速数字大小分类范式,每次试验呈现一个数字,要求被试快速判断即时呈现的数字大于或小于-5(或5),探讨负数在心理数字线上的表征方向问题。实验一将负数(-1~-9)和正数(1~9)分两组分别呈现;实验二将正负数混合呈现,仅对负数进行反应。结果表明,负数按照其绝对值大小表征在心理数字线上,绝对值小的负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的左侧,绝对值大的负数表征在心理数字线的右侧。该结果支持系统进化论假说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美儿童在策略运用模式上的差异是否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为此,分别测验了中美幼儿园儿童的加法技能,数字记忆广度,并通过一组计算机呈现的加法作业评估儿童使用的解题策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基本算术技能和数学记忆广度均超过同龄的美国儿童。在解题时,中国儿童多使用效率较高的言语计算策略,美国儿童则多采用计数手指策略,在言语计数策略和检索策略的加工速度上中国儿童也超过美国儿童。相关分析表明.策略应用模式的文化差异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比较大的工作记忆容量增加了数字线索可利用的资源,为儿童早期言语计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识记测验(数字组织测验、类群集测验、主观组织测验),对弱智儿童识记时记忆组织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智儿童识记表现出以下特征:1.大多数弱智儿童采用机械识记法,记忆的数字组织水平很低,只在难度低的项目中表现出有记忆组织的能力,对类群集和无关联材料的记忆,没有记忆组织的能力。2.在对数字组织材料识记时,要借助于外部言语和手的动作,识记速度缓慢。3.识记时记忆监控能力很差。研究还表明:有无利用记忆组织识记是影响回忆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6.
《学海》2018,(4)
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本文基于DIKW模型为理解数字政府提供一个概念结构。对数据、信息、知识等基础概念及其关系的定义和界定构成了数字政府的理论建构与政策发展的基石。在对既有DIKW模型展开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IDK三原则",围绕来源性、结构性、功能性三大问题试图解决传统DIKW模型及相关定义的内在逻辑缺陷,并由此将数字政府的概念结构划分为基于信息能力的目标系统、基于数据流动的资源系统和基于知识应用的动力系统三个部分。其政策含义在于,先进的技术不代表可用的数据资源,庞大的数据资源不代表强大的信息能力,充分的信息渠道不代表取得良善的决策效果。  相似文献   
77.
数字生命     
人一生的时间,从摇篮到坟墓,大概有24.75576亿秒。这个庞大数字,令人惊诧。然而对于大宇长宙来说,它不过如大海聚沫,刹那生灭。一名发达国家两三岁的幼儿,要比一个坦桑尼亚人一辈子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要多。城市儿童在3岁之前,要用掉3800块尿不湿。尿不湿省却了父母洗尿布  相似文献   
78.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但在深层次上,则意味着一个新的文明范型的出现。老龄文明要求人们重思伦理实体和道德主体之间的依存与张力,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我理解和生存方式。养老实践中护理机器人的应用,形塑了孝伦理在现代社会的新形态,并且为拓展老年人能动性和维护个人尊严提供了新的可能。老龄文明随数字智能时代一同到来,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决定了数智时代老年人建构自身主体性的条件和限度。老年人有生存意义上的义务参与数字化生活,这在提升老年人主体性的同时,也加强了代际互动和社会联结,是建构老年生活意义空间的重要赋能方式。  相似文献   
79.
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毕生发展及其作用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10~90岁的1993名自愿者为被试完成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最简单的心算加工负荷下,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约为6±2;(2)在10至90岁范围内,测验的最高成绩在16~19岁组(即高中生组),回归分析表明数字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的对数呈抛物线变化;(3)教育因素对成年人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的随龄化过程有重要作用;(4)与我们过去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受心算加工负荷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0.
先天数能力是数学认知心理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国内对该领域尚缺乏整体性的认识。1999年Butterworth提出“数字模块”理论,假设人类的算术能力以先天的数字模块为基础,以后天的文化资源为拓展工具。在此基础上,作者介绍了国外近期数能力的先天机制与后天发展研究的最新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