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行 《天风》2011,(9):34-34
根据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之子朱邵华以父亲为原型创作的纪实长篇小说《只想做个好人》、《我的父亲不是生父》改编的数字电影《父亲》,于2011年8月31日在邵武煤业公司矿区开拍。曾拍过《神医喜来乐》、《敌后武工队》等多部作品的摄制组已来到邵武煤业公司矿区、医院、学校等多处地方选景。电影《父亲》讲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闽北山区邵武煤矿,  相似文献   
12.
数字原住民的相关论述为解释数字技术对个体的影响提供了切入点,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数字技术互动的经历,不仅会使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质,也会对他们的认知和生理结构产生广泛的影响。生态科技亚系统理论和数字原住民假说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为这些论述提供了理论支持,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领域的研究则对其内容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方向、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七在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出土文献和文物资料中与数字七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收集,并对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文献中的"七日周期",文物资料中的七点印章、七嘴油灯和七层庙塔等,说明数字七在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还对这一观念在古代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传承情况及产生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佛教史料数字化既加强了资料的保存性和持久性,又创造了数据的可用性与整合性,给文化传承和佛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一数字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数字符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为了考察数量信息能否独立引发符号的空间表征,采用若干面积不等的圆和点数不同的点阵作为实验刺激,让被试用左右手按键,判断圆面积的大小,以及点阵点数的多少。结果发现,无论在面积大小判断任务中,还是在点数数量判断任务中,都没有产生SNARC效应。这说明,单纯的数量信息,并不能引发符号进行空间表征。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Gevers等人的假设:数字的空间表征,是由数字的顺序性信息决定的,而并非是由其数量信息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广义量词的相关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笔者对S.Peters与D.Westerst(?)hl([7])的成果的拓展研究。首先介绍相关的概念。其次,笔者详细证明了类型为〈1,1〉的广义量词的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然后,笔者给出了该类量词的余对称性、余相交性和余驻留性定义,接着笔者提出并证明了关于这三个性质的四个定理,而且还详细证明了余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最后,笔者探讨了具有(余)驻留性和(余)对称性的〈1,1〉类型的广义量词的数字三角形的特点。由于〈1,1〉类型的广义量词在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所以,本文的研究对广义量词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自然语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以及基础锚定效应的理论解释,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选取高、低、无三种锚值,设置了15ms、45ms、75ms、1000ms四种呈现时间,结果发现只有15ms条件下未出现锚定效应,随着呈现时间增加,锚定效应不断增大,低锚下的锚定效应高于高锚下的锚定效应。实验二设置了语意相同但表述形式不同的两种水平的锚值,结果发现两者引发的锚定效应不同。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是注意,数字启动假说可以更好地解释基础锚定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陈广耀  张维  陈庆  赵雪汝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14,46(10):1426-1441
探讨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仅给被试提供“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红色裙子)和“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 (含有否定标签的蓝色裙子); 实验3同时提供以上两种选项。结果发现:3个实验中被试在早期均对“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在晚期阶段, 实验1仅对“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 注视概率更高, 实验2和实验3均仅对“含有否定标签的与事件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 并且选择为事件的最终状态; 实验4的评定结果表明, 当被试有充裕时间完成任务时, 37名评定者中有30名选择“与事件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为事件的最终状态。4个实验的结果为锚激活与限制满足模型和抑制假设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儿童在数字线估计任务中心理长度的发展及其对数量表征模式的影响.选取7~9岁儿童共109名进行数字线估计任务测试,设置了10cm和20cm两种长度条件,要求儿童完成根据位置判断数字任务(position to number,PN任务).结果表明儿童在数字线PN任务中存在心理长度,且7岁儿童心理长度的范围超过10,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长度范围不断缩小;心理长度范围影响儿童的表征模式,随着心理长度范围的缩小,儿童的数字线表征出现从指数模式到线性模式的变化趋势;与表征模式的发展趋势一致,儿童估计的精确性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往对不同符号形式数字数量表征的ERP研究只应用以反应为原点分段平均分析方法,以及忽略对后期符号效应观察,从而造成对数量表征的考察不完善的状况,本研究利用ERP技术,结合借助潜伏期平移思想的以刺激为原点的分段平均方法,对阿拉伯与汉字小写的两位数数字的数量大小比较任务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在编码表征阶段存在差异,ERP结果中符号效应与距离效应无交互作用,但是在距离效应出现的同时仍然存在符号效应,说明不同符号形式数字的数量表征并非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