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鬼的观念与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道教以不死为信仰的旨趣,必然要面对死亡与鬼的基本观念。然而,从观念内涵和历史变迁来看,鬼与死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从鬼的观念历史演进入手,将鬼的意涵分梳为陌生的超自然力量和对疾病与死亡的焦虑。以此为基础,分析鬼这一本土观念与道教信仰实践的结合方式,围绕着长生与生活秩序理解道教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鬼的观念及其带来的信仰焦虑。  相似文献   
632.
《学海》2017,(5):49-56
18世纪,英国大众政治发展起来。抽象的意见之争影响了英格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休谟对契约论的批评,是他对整个人心和社会秩序的重新认识。社会的法则不是建立在任何先天观念推演之上,而是存在于大众日常的想象和情感的常规性上。理解俗人大众日常的动机、情感和意见,才是理解社会构成的基础。本研究从印象与观念在社会构成中的涵义出发,考察休谟学说的实验科学转向的社会寓意。这不仅有助于在新的层面上理解启蒙,也有助于澄清英国经验科学传统的形成,以及19世纪功利主义学派和斯宾塞社会学说的兴起。  相似文献   
633.
634.
有一种观念认为,罗马帝国的衰颓是由于基督教的出现.事实上,基督教的出现,与其说是罗马帝国衰颓的原因,勿宁说是罗马帝国衰颓的结果.它的产生,与罗马帝国感性主义的蜕变与泛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35.
江威 《哲学动态》2023,(2):81-89
斯宾诺莎认为,笛卡尔普遍怀疑的产生及克服都取决于他所持的特定上帝观念;就清楚明晰的观念而言的真理标准和上帝存在之间的循环论证,也产生自笛卡尔未能恰切地认识上帝观念之优先性。只要我们有关于上帝的真观念,便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普遍怀疑,进而也不会有对其的所谓循环解答。也就是说,笛卡尔的真理标准是第一位的,神的观念是从属于这一真理标准的(尽管这个标准必须进一步被澄清)。因为该观念的优先性在于知识的内容,而非知识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斯宾诺莎看来,怀疑就其本性而言不可能作为方法;真正的方法论首先在于辨识真观念,因为唯有观念自身的力量可以揭示怀疑和确定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36.
本文从漆画的质觉审美潜质、触觉审美潜质以及个案漆画创作观出发,探索并发掘漆画的艺术潜质。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使现代漆画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风格,也使漆画家在艺术审美上对漆画的潜质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637.
20世纪80年代,源于西方的综合材料绘画进入国人视野。综合材料绘画打破了传统绘画流派之间的界限,成为许多艺术家更新创作观念、探索新的形式语言的重要载体。对综合材料绘画的概念进行概述,梳理综合材料绘画的形成与发展背景,总结绘画走向综合材料表现经历的三次重大变革,介绍综合材料绘画的实践运用。其中,主要通过安东尼·塔皮埃斯和让·杜布菲的案例对综合材料绘画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38.
王曲 《学海》2002,(4):89-91
社会转型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以吴江社会为研究对象 ,重点考察了社会转型与微观的婚姻生活之间的关系 ,并得出结论 ,吴江在 2 0世纪最后 2 0年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了吴江人婚姻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639.
通用汉语的回族穆斯林,也同其他民族穆斯林一样,在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无不有着伊斯兰教深刻的印记。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640.
食源性疾病在我国伴随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不同的疾病表征和社会成因,凸显中国社会各时期卫生文明观念的嬗变.通过个体养生观念的传统演绎、公共卫生观念的近代启蒙、爱国卫生运动的政治影响、现代卫生观念的科学展望等几个阶段类型的反思与批判,致力于保障食品安全,防治食源性疾病,促进公众健康和社会文明,这一探讨寄寓了人类新的伦理价值期望,以及对人类生存之道追寻的心灵救赎和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