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维中 《佛学研究》2004,(1):146-159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佛道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相似文献   
82.
一、在意识哲学中理解意识与自然的关系《行为的结构》作为梅洛-庞蒂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明确地致力于自然哲学的著作。(Toadvine,2009,p.21)他的哲学从这里开始成形,他后来的著作皆由此生根、发芽。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曾多次回到该著作中出现的超越了传统主客二元论的核心概念,并在新的视角下勾画这些概念的地位。①因此,对这部著作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在其基本概念的发生处把  相似文献   
83.
"无为"是老子之道的精髓。"无为"是"不为"中有"为","为"而"不违",即顺任自然,不逆自然规律而妄为强为。无为思想意蕴丰富,其要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保持和谐"。所提出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处下不争"、"清心寡欲"、"知足知止"等观点、理念,对于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齐泽克关于生态问题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人是自然的伤口到自然并不存在,以至于推出其反自然的生态学和恐怖的政治学,可以说,齐泽克的生态危机思想走的是一条不断激进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5.
汉画像艺术是我国杰出的文化瑰宝,其中刻画了许多人物形象,如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孔子、忠臣、雷公、电母舞者、出行者等,人物造型精于提取,夸张动人,别开生面。中国人物画在艺术表现上也尤为注重意念的传达。表现自然物象往往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而是选择最能反映画家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姿态,加以浓缩与概括性的描绘,为了艺术的真实而冲破真实生活的束缚,简逸精到,以少取胜。汉画像艺术用石,中国人物画用笔,虽工具材料大不相同,但造像的方法和理念却有着很多共通性。  相似文献   
86.
就土生土长的儒道两家来说,在中国,《论语》比《道德经》影响大;而在世界,《道德经》则比《论语》影响大。在20世纪末伊始的"国学热"社会思潮中,"道学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流。  相似文献   
87.
88.
89.
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们既是自然属性的人,又是人神交界的代言人;他们曾经是哈尼族社会政治领袖人物,又是宗教祭司。莫批作为哈尼人民为人处事的楷模,又是哈尼人人生价值的标榜。本文在分析莫批产生的历史演变基础上,阐述莫批在哈尼族社会中的功能和地位及其在哈尼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年少时,他听父亲说起弹,很高深、很神奇的样子,且一副敬畏的神态。他问父亲:“什么是禅?”父亲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说:“禅,在禅师那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