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对美学发生兴趣乃在年少时,但美学真正融入我的人生,却是在我自己投入美学研究之后。我这人生,经历了江南稚子、北大学子、海南游子三个阶段。在北大的岁月最长,历时30多年,到深圳市亦已25年了,在老家太湖之滨反而不到20年。但江南水乡,风光无限,引人入胜,少年时常沉  相似文献   
62.
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个农场主,一直专心经营着一片100公顷的土地,他遵从了祖父的遗训——土地轮作,适度耕种。父亲临终时对他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只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刚刚接管农场时,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接踵而至。面对滚滚财源,我忘记了你祖父的遗训,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扩种了天然卷  相似文献   
63.
严复以来,论者皆以为卢梭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类似或接近,本文认为相同的命题之中蕴含着截然相反的内涵。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感性的自然人性,指归在重建文明;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无情的自然人性,指归在“绝圣弃知。最后本文分析认为,卢梭与庄子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64.
陈胜云 《学海》2003,3(3):46-50
阿多诺批判本体论哲学的真实意图是解构人对自然支配性关系的延伸即“第二自然”。阿多诺对本体论哲学所展开的剖析是深刻的 ,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对新近本体论 (阿多诺用“新近本体论”来指认现象学 ,存在主义等哲学体系 )的一种现实批判 ;同时 ,在批判本体论过程中 ,阿多诺显然又误读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65.
张继禹 《中国道教》2003,(5):8-8,12
尊敬的总统阁下、各位宗教界的朋友、各位来宾:我是中国道教界的代表,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阿斯塔纳参加大会,与世界各国的宗教领袖们讨论我们所关心的问题,禀承先圣们的教导,用一个宗教徒的热诚和爱心,在维护人类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道教是中国原生的宗教,自建立教团组织以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国道教历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爱生命,主张以宽容来消弥冲突与战争,以“虚”为用。对“道”的信仰就是要学“道”具有容纳一切、慈爱万物的品质。因此,道教希望人们能够“虚怀若谷”,象大海一样广纳百川,不拒细流,处下而不争。…  相似文献   
66.
李享 《中国宗教》2022,(5):74-7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山水画具有清逸脱俗、简淡玄远的美学风格,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审美意趣,讲求气韵生动的表现手法,在各个方面都包含了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是“道”的艺术体现。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道教美学思想源自老子。《道德经》指出,“道”是最高范畴,当然也就是道教美学的标准。《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其实也是道教美学的总纲:凡是与“道”相协调的,符合自然无为的宇宙规律的就是“美”的。  相似文献   
67.
在对声乐艺术的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它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自我意识对声乐学习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声乐艺术学习者必须知道其技能、技巧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对于声音构建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呼吸和共鸣虽基本是人身体器官的自然反应,但它同时也受意识的控制,在训练初期要靠意识去控制它。如果不能完美地掌握,就不能发展嗓音音阈,也永远不能艺术性地演唱任何乐曲。这种协调配合主要是通过"意识"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这种控制过程就要靠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西方自然法理论有所复兴。二战后西蒙(Yves Simon)的《自然法的传统》、马里旦(Jacques Maritain)的《人和国家》代表着第一次高潮,第二次则以"新自然法理论"学派为代表,代表作有格里塞(Germain Grisez)《节育与自然法》和菲尼斯(John Finnis)《自然法与自然权利》①,引起了许多相关的讨论,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其中不少人有天主教背景。20世纪60年代,马里旦和新托马斯主义者对阿奎那自然法的阐发引来分析哲学家尼尔森的批判,而尼尔森又遭到反驳,在讨论的过程中,跟阿奎那自然法观念有关的一些问题逐渐得到澄清和深入思考。本文首先介绍阿奎那本人的自然法理论,其次介绍马里旦对它的解释,然后介绍尼尔森对马里旦的批评以及波尔克对尼尔森的反驳。这些批评有助于我们理解一直存在于关于自然法的思考和争论中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69.
王雷 《天风》2016,(2):8-9
正在中国众多的民俗性节日当中,春节被称为"众节之首",它标志着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也标志着人们年岁的自然增长。中国人历来重视新年,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忙于置办年货,做好新年的种种预备。及至春节期间,人们忙碌于走亲访友,互致祝福。对于普通人而言,新年不过是"吃喝"和"娱乐"的代名词,在奔走忙碌中迎来了新年,也在吃喝  相似文献   
70.
“愿整个大地敬畏上主,愿普世居民畏惧上主”。(咏33:8)这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神、人、万物这三者三点一线的关系。但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人与天主怎样才能站在一条线上呢? 纵观世界历史,沧海桑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从原始到现代。虽然战争、别离、仇恨充斥其中,但始终没有忘记寻求一个“和”字。圣经中说:“对你羊群的情况,应加以注意,对你的家畜应常留心照料。”(箴27:23—24)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照顾万物管理万物是人类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人由天主所指派的特别使命。但人类往往滥用这种权力,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和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