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罗克全 《学海》2005,(1):103-107
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认为,国家是个人自然权利在道德边际约束作用下、在利益目标最大化或损害最小化的市场中逐步产生的,所以,国家对任何个人保持中立.与此相对照,功利主义与契约论的国家观实现的只是"仅仅以人为工具";无政府主义则把"以人为目的"虚拟化.然而,依据诺齐克自由至上主义国家观的逻辑,其"最小国家"应弱化为"非模式化国家"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2.
论非正常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常死亡”概念带模糊性、悖论性、封闭性和诡辩性,并不科学。现实的死亡率千差万别。中国内地自杀死亡率16.78/10万,事故死亡率57.91/10万,他杀死亡率2.33/10万,自然死亡率535.9/10万,一切原因死亡率612/10万。一切原因死亡率较港澳高,自杀与事故死亡率较港澳低。澳门的一切原因死亡率特低(165.0/10万),自杀死亡率特高(40.9/10万)。  相似文献   
23.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24.
倪志安 《哲学研究》2012,(10):30-34
<正>一、"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探讨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构想中,早已具有"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立场,思辨地把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5.
在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形而上学史上,自然的研究一直被本体论的二元性——即知性的透明性与不可还原的事实性的并置所困扰.梅洛-庞蒂对自然的反思正是从批判笛卡尔主义的二元论开始的.在他对自然的追同中,他以人的身体为根据揭示了身体与世界、人性与动物性在整全性意义上的相互包含,并从发生性维度阐明了反思在身体上的涌现.这间接地为我们确立了自然存在的两间性,并最终致力于对传统二元本体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26.
郑秋月 《哲学动态》2012,(4):106-110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逐渐摆脱汉儒纲常名教束缚的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这一时期,玄学是政治形态与思想文化的主导,它主要以古代典籍中最具形而上学特色、包含丰富哲理的《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为阐释对象,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与美学形而上的精神理想来倡导一种道家对天地自然和谐的超  相似文献   
27.
学诚 《法音》2012,(8):16-17
(2012年8月3日于日本京都)宗教通常源自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等等。在这些对象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以至于当灾难来临时,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无助。凭借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将"人定胜天"的信念也发展到了极致。尽管有些灾难,通过科学的预测与事后的补救,能够将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但因为人类活动而对自然产生的干扰,并因此引发的灾难,大大削减了人类正面努力的成果。因此,与过往相比,对今天的人类来说,自然灾难所引发的苦难丝毫也没有减少。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宗教者在面对灾难的受难者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28.
在《思维与智慧》这片沃土里,生长着一棵棵至真至善至美的大树。每棵大树都向大自然释放着新鲜的空气,净化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思维与智慧》里的园丁们辛勤地劳作,精心地管理、呵护这片大树。棵棵大树都是优良的树种,给人间带来了无穷的美。园丁们心地善良,她们给小树苗以优越的成长空间,把小树苗栽在向阳的位置。倾心地帮助小树苗更好地成长,并陪伴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她们清楚地知道小树  相似文献   
29.
幸福是什么?不论是强调外在的富足,还是突出内在的自足,归根究底是对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肯定。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生命的三维性来完整地把握和理解幸福:生命  相似文献   
30.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提高参与质量,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已知和未知,联通数学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创设什么样的学习情境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