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变文中"度意"、"度行坛"、"度我他人"、"傍行檀"、"旁箕"等五条疑难俗语词。这些俗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本文或抉发其古义,或辨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14.
佛教最早的壁画是阿旃多、悉耆利耶等石窟所绘之壁画,系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的遗存。我国最早的壁画是东晋明帝于太宁元年(323)大内乐贤堂所绘的释迦佛像。我国现存最古的壁画是敦煌出土的净土变相壁画。  相似文献   
15.
敦煌石窟中留存下来的文殊信仰资料极其丰富,这些资料包括文殊类经典、文学作品及绘画、彩塑等多种类型,时间多集中于晚唐五代宋初,即曹氏归义军时期。通过对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五台山文殊信仰盛行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镇国与消灾是这一时期该地区文殊信仰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藏家心声     
古老民俗之“吃”脱落下这些“毛”。和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样,都是历史铁给我们的遗迹。‘已们原本领在偏远的乡间,锁在恋旧的老人们的心里。我用生锈的钥匙打什那此苍老的锁,买下这许多的古画。老人把画交给我时有的意味深长地拍我肩膀:走好,别摔跤子!有的斜眼盯我:发大财会吧!他们都很善良,是历史让他们“失落”。我呢,也有些酸楚。20多年过去,我没发财,老人们也无声无息地作古。在这漫K的采集过程里,八十多岁的父亲把他外出作木工、围裙磨成碎片赚来的血汗钱交给我后,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瘫痪的老母亲在孤独中死去,…  相似文献   
18.
四、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既然佛身、真如、般若等佛教的最高存在,就存在于此岸的感性现实世界中,那么传统佛教在彼岸世界追求极乐静土、涅槃成佛,就变成了一种虚妄、幻想。到这里,禅宗的反叛达到了顶峰:连成为一切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彼岸世界也给否定掉了。禅宗这种反叛,早在惠能那里便表述得相当明确:“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敦煌本《坛经》)。在惠能看来,所谓彼岸的西方净土,实际上是“凡愚”的痴妄和执迷;对于通达真谛的“悟人”而言。  相似文献   
19.
敦煌遗书P3931号写卷,为五代甘州回鹘国的一宗汉文文献汇抄,包括49件文书。其中第4件文书是印度普化大师五台山巡礼记,为五台山的失传史料,作者缺名。今将其文释录标点于下,以公同好。大周昭王代,佛山西天;汉明帝时(衍)朝,法传东夏。自后,累有三藏,携瓶来至五峰。玄奘遇于德宗,波利逢于大圣;前无垢藏幸遇庄皇,此吉祥天喜逢于今圣,师乃生长在摩竭陀国内,出家于那烂陀寺中;唐标三藏普化大师,梵号啰么宝利祢缚。早者,别中天之鹫岭,趋上国之清凉。历十万之危途,岂辞艰阻;登百千之峻巅,宁惮劬劳。  相似文献   
20.
"菩萨二十四戒"有多种说法,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都涉及"菩萨二十四戒"。虽然同属大乘戒律,但三部经之间的关系却存在诸多疑问,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套用《大方等陀罗尼经》的首尾部分内容和语言模式,添加了内容不同的二十四条戒文,编撰的痕迹非常明显,应属伪托之作。而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仅存独特的六戒内容,与《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从其内容分析亦出自中国人之手。敦煌发现的这两部大乘戒经反映了隋唐时期大乘戒律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