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3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32.
1935年,14岁的赵无极凭一幅希腊雕像的素描轻松考入当时著名艺术教育高等学校杭州艺专。在一次学生的作业展览上他的几幅画作引起了校长林风眠的注意,他觉得“孺子着实可教可造”,希望任课教师吴大羽和潘天寿重点培养。但是赵无极不喜欢他俩主教的国画课,看到老师朝教室走来,就设法逃课,有时来不及就直接跳窗溜走。有一次,他又故技重演,潘天寿很不高兴地冲着赵无极远去的背影吼了一句:“过些日子就是学期考试,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相似文献   
33.
<正>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教育有千年不衰的优秀传统,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同义词。儒家教育为儒系文化的绵延和传播储备了思想和人才,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官学、私学、书院及考试制度的兴起、发展、演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儒家  相似文献   
34.
曾立华 《天风》1997,(7):17-18
(一)神学院:香港目前共有114间神学院,两间特殊院校 类别:宗派性有10间:建道神学院(宣道会)、浸信会神学院(关南浸信会)、播道神学院(播道会)、香港神学院(中华传道会)、协同神学院(路德会)、中国浸信会神学院(美北浸信会)。  相似文献   
35.
随感两则     
顾大卫 《天风》1997,(8):33-33
无论做什么事,若能不断努力,每次做一点,有毅力做下去,积少成多,可做成大事。 有个老师为了教育学生,说明这个道理,他叫学生做了个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备一大桶清水,每天向它里面滴一滴墨水,看看水有什么变化。起初大家都说没有变化,水照样很清。一周过去了,一月过去了,水的颜色越来越深。一年以后,终于变成了一桶黑色的墨水。 当我第一次拿到新旧约圣经时,心情特别快乐。  相似文献   
36.
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动机与功效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有关动机与功效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包括学习者变量、社会变量、教学变量的教育成就情境中,动机与功效是交互作用的。动机(motivation)是指目标指向性行为的激起和维持过程。功效(efficacy)意味着个体自信有能力控制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初,功效感能激起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动机,当个体体验到自己有所进步之后,功效感又起着维持动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我国教育科学“八·五”期间心理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平 《心理科学》1997,20(4):352-356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陈海平(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联系.0引言为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九·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向,本文拟对“八·五”期间我国教育心理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的评述。本文所指的“教育心理”,是广义的教育心理,包括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心理过程、中文认知加工与发展、心理与教育测量、发展心理、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以及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等方面。本文所引述的研究论文,除极少数外,绝大部分都以1991~1994年《全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索引》心理学类(B84)所列文献为主,1995年的文献则以主要心理学刊…  相似文献   
38.
慈善,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北史·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而在此之前,《韩非子·内储》:“王日,慈惠,行善也。”即以慈爱优惠来做善事。直接释义大约是“以慈行善”。既然是“以慈行善”,其重点则在于对“慈”的理解。“慈”,《说文》只注二字:“爱也。”《左传》:“宣慈惠和”,做疏注的人发挥道:“慈者爱,出於心,恩被于物也。”这就把中国古代对慈及爱的理解讲得比较清楚了:慈,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爱,她的恩惠要遍施于万物,当然首先是人。汉代贾谊讲:“侧隐怜人,谓之慈。”对人,要…  相似文献   
39.
教育因素对认知功能年老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应用言语-操作和人机对话两种方式共12项作业,完成年龄和教育因素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被试共734人,46-75岁.结果表明:(1)年龄和教育因素对认知成绩的影响因作业而异,分别为年龄影响明显(图象自由回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教育因素影响明显(卡片分类、图象分类和矩阵填图)、年龄和教育因素影响均明显(符号数字、词对联想学习、听觉和视觉数字广度)或均不明显(心算).(2)四项非词语性作业速度明显受年龄和教育因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40.
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家长教育方式量表,选取有效被试849名,以母亲为代表集中探讨了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类型和行为特点.研究表明,2-6岁幼儿的家长,其教育方式也有明确的分化,可归为积极型、严厉型、成就压力型、溺爱型和极端型等5种类型.除积极型外,其它四种类型的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都有所偏颇,从总体比例来看,这四类家长约占60.19%,说明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良倾向.此外,在文章的讨论部分,还就教育方式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