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选取288名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的方法,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由计划与设计策略、管理策略、讲授策略、提问与讨论策略、学习策略指导、情感、评估策略等七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32.
不同诱发物引发的厌恶情绪是否具有同质性目前存在争论。研究选择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诱发和适应阶段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核心厌恶情绪下个体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HF显著升高,在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上出现适应性反应,表现为随刺激反复出现,厌恶反应减少;(2)道德厌恶下个体心率显著上升,没有出现情绪适应性反应。研究结果支持了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情绪的特异性观点。  相似文献   
133.
本研究采用"投注—反馈"的虚拟赌博游戏范式,通过2个实验分别检测个体在评价自己决策结果 (实验1)和观察他人决策结果 (实验2)过程中赌注大小(即参照点)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体验自我决策结果时,输钱比赢钱诱发更负的FRN,仅有一个负反馈(-10元)表现出以赌注为界的分离,且相对效价一样的反馈值诱发的FRN差异不显著;(2)体验他人决策结果时,无论输赢,有赌注比无赌注诱发的FRN更负;而且相对效价相同的反馈值诱发的FRN差异不显著。据此可以认为,FRN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赌注为基准的主观标准对社会信息的评价判断:自我体验中的个体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收益;而替代体验中的个体更倾向于将"损失更多"看作一种负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4.
选取3063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平均年龄19.76 ± 0.73岁)为被试,考察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课堂学习体验和课外学习体验)和学习结果(学业成就、共通能力和学习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和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和共通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和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5.
晏辉 《道德与文明》2019,(6):99-104
形塑新时期教师伦理的必要性决定于当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其可能性 则在于美德的养成和规范的完善。在现代性语境下,交换的普遍化、交往的广泛性、利益 的多样化、冲突的持续性,要求新时期的教师要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更加全面的德性 结构。应该从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民族命运的高度正视和重视新时期教师伦理的提升和 完善。  相似文献   
136.
通过伦理叙事实现情感共鸣,是古今中外普遍认同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伦理叙事发挥德育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言说者以经验世界的范例激发了听讲者的情感共鸣。但是,伦理叙事激发情感共鸣的机理需要科学的揭示:为什么事实叙述可以激起主体之间的情感性反应和价值性回应。伦理叙事是在情景创设这一场域下,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促进生命主体形成内在的伦理体验。伦理叙事产生情感共鸣的机理是:"塑形""传神""会意"的三维联动,即由情景创设形成情感共鸣之场域共振,叙事者的价值引导回应主体情感共鸣的内隐诉求,主体间隙的内在伦理体验形成情感共鸣的主观检视。  相似文献   
137.
为探讨利他动机、组织认同和组织支持感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选取北京市不同学区的20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利他行为问卷、组织认同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和知识共享问卷获得有效数据1342份。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利他动机对其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组织认同在中小学教师利他动机与知识共享之间起到调节作用;(3)组织支持感对中小学教师利他动机与组织认同对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具有高阶调节作用。本研究检验了个体因素(利他动机)与组织因素(组织认同、组织支持感)变量对知识共享的共同作用,对提升中小学教师知识共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8.
摘 要 为探讨神经质、青少年情绪化饮食、体验回避及自尊之间的关系,选取100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问卷、荷兰饮食行为问卷、接纳行动量表及自尊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神经质对青少年情绪化饮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体验回避对青少年情绪化饮食产生作用;(2)自尊在体验回避对青少年情绪化饮食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低自尊水平下,体验回避能显著地正向预测青少年情绪化饮食,而在高自尊水平下,体验回避对青少年情绪化饮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9.
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指, 与加工非顿悟问题相比, 加工顿悟问题能够产生更优的记忆保持量。该效应在顿悟的两种操作性定义以及不同实验材料中稳定出现。基于顿悟阶段观, 研究者提出两种理论解释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的认知机制:认知的生成效应和表征转化理论认为, 顿悟加工过程中的认知努力、适当迁移加工以及顿悟的表征转换加工促进记忆的保持效果; 情绪的“啊哈”体验理论认为, 加工顿悟问题后的情绪对后续的信息提取具有促进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从优化顿悟的指标、巩固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评估其持续性以及更加系统探讨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的认知机制等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0.
在以往涉及不作为惯性的研究中,个体通常只是错失了1个先前选项.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之前错失了多个选项后,不作为惯性是否仍会出现,并深入探讨估价和后悔因素在不作为惯性产生或消失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先前错失选项的数量对不作为惯性具有调节作用:当先前只错失了1个选项时,出现了不作为惯性,当先前已错失了两个选项时,不作为惯性消失了.中介分析发现,这一调节作用可被预期后悔所中介.结果表明,预期后悔是导致个体在错失多个选项后不作为惯性消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