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18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71.
三山女神陈靖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仓山区志》有载:陈靖姑于唐天佑元年(904)正月十五日生于藤山下渡,父陈昌,夫刘杞,堂兄陈守元,南台闾山学法,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卒,享年24岁。陈靖姑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救产护胎”,尤其是祈雨,除妖,拯救万民,做了许多好事;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乃至于被神化,群众为她建庙纪念。当时福建、江西、浙江和台湾等地香客纷至,朝谒无虚日。按返榕探亲的台胞说,目前仅台湾岛内就有一百多座宫庙供奉陈靖姑。据说在台湾有两大民间信仰,海上渔民信奉“…  相似文献   
172.
在被掳时期(公元前586—538年),以色列两个派别的历史学家完成了他们很重要的历史学著作,都试图要给以色列和犹大的历史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要为重建以色列的社团生活提供一个行动的纲领性文件。,这两者的著作就是申典学派历史著作(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ical works)与祭司派历史著作(the Priestly historical works).申典学派著作包括《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本文引述各家思想,并提出一些笔者个人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工同道对申典学派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3.
田素良 《天风》2011,(9):12-13
青岛市江苏路基督教堂是一座有着一百年历史的老教堂。一百年的血雨风霜,不但没有剥蚀教堂的雄姿,反而把教堂洗刷得更加亮丽……这是中国教会第一座对外旅游开放的基督教堂,更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基督教堂。她像一部书,承载着中国教会的历史;浸润着基督教丰富灿烂的文化;见证了中国基督教会对外友好的深情厚意;彰显了神创造的大能和智慧,谱写了一曲荣神益人的动人赞歌。  相似文献   
174.
自公元一世纪起,中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陆续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结合,发展、演变为韩民族的儒释道三教。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凸显了韩国三教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三教和合”。所谓“三教和合”是指韩国的儒释道三教是以互相融合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这一特点贯穿韩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韩国精神即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价值也就融汇在这三教和合之中。  相似文献   
175.
历史学家们习惯把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早期历史称之为“史前时期”,马克思在《&;lt;政治经济学批判&;gt;序言》中也使用了“史前时期”,但马克思在这里是另有所指,与习惯用法的含义不同。本来,马克思原文的意思是明确的,但朱唏先生在《马克思关于  相似文献   
176.
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 人们的信任水平可能会发生改变。本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 对采用Rotter “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53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 这些文献涉及24233名大学生, 调查的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09年。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这11年间显著降低, 相比1998年, 2009年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下降了1.19个标准差; (2)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人际信任水平在11年间均显著下降, 其变化趋势和人际信任水平本身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3)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下降趋势呈边缘显著, 而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但人际信任得分本身不存在生源地差异。  相似文献   
177.
在《真理与方法》第三部分,伽达默尔批评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造成了“语言的遗忘”。这一说法可以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遗忘”相互呼应。但伽达默尔并没有盲目追随海德格尔。恰恰相反,他的“批判”只是一种假言判断、一种柏拉图式的反讽、一种对话辩证法的实行。伽达默尔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证明柏拉图遗忘了语言,而倒是证明柏拉图没有遗忘语言。借此,他实则在与海德格尔争辩:一方面,要逆着海德格尔的“弑父”倾向肯定柏拉图-海德格尔的统一效果;另一方面,要借助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实现对海德格尔的某种矫正。  相似文献   
178.
李建新 《美与时代》2024,(2):115-117
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第三、第四、第六条标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三个有利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内外相似文化遗产对比,可从遗产价值主题方面填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世界遗产名录》空白。  相似文献   
179.
复活的黎明     
余江 《天风》2009,(4):10-11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妇女们面对着空墓,思绪万千;天使的话语,令她们惊喜不已。她们欢欣快乐,传报福音。耶稣基督的复活,揭开了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0.
休谟和哈奇森同为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的主要代表。尽管休谟继承了哈奇森道德根据于情感的观点,但他在讨论道德根据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逐渐呈现出由“道德感”向“道德情感”转化的现象。休谟的根本目的是彻底瓦解道德感的神学基础,将道德完全奠定在人性真实的、普遍的情感之上。在基础概念的转化中,休谟一方面为道德情感增加了历史内涵,出现用历史给道德定位的显著倾向;另一方面休谟为道德情感增加了社会内涵,反映出他对道德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因而,系统全面地辨析休谟和哈奇森关于道德根据的论述,不仅可以清晰展现两者道德学说的不同进路,还有助于把握整个道德情感主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