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儒家政治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政治思考的主要部分,自孔子以来就提出了德与政的一系列讨论,孔子以为政者的“自正”转变了西周春秋政治“政以正民”的方向,孟子则引入“他正”的“批评政治”,并被朱子继承。以美德政治为古代中国政治特色,就刻画传统中国政治而言是不充分的,必须同时强调批评政治,才能反映古代中国政治与传统的实际。儒家与西方人文主义的政治观相接近,而与立宪主义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942.
吴蕊寒 《学海》2022,(5):200-209
章太炎在1912—1916年间的议会政治实践是曲折而多变的,他的态度经历了四次转变:辛亥革命后,他从激烈反对议会政党制度变为积极投身政党活动;在遭遇挫折后,他逐渐退出党争并转向支持袁世凯;与袁决裂后,他又寄望于重组政党力量以抵抗专制、维护共和;袁氏垮台后,他重获自由,再谈今日中国不宜有党,回到了最初对议会政治的反对立场。复杂的嬗变背后隐藏的是章太炎对政党和代议制度彻底的拒斥,以及对政体变革显著的保守态度,这与章太炎齐物哲学体系下对个体与团体关系的理解、对政体与政事的分疏密不可分,尤其彰显了他希望通过回向历史和传统政治经验重建秩序、安立世间法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943.
944.
宗泐是元末明初享有很高声誉的僧人,入明后备受朱元璋宠遇,在明初的宗教政策与宗教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却也因被动牵连于胡惟庸案而经受了人生的起落.在明初的政治高压和严酷的政治生态下,宗泐创作了一些有违佛教观念而颂扬朱元璋与明朝的诗作,显示了他在政治高压下的无奈.  相似文献   
945.
福柯的生命政治是其后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在生命政治视野下,个人—生命与人口—生命成为政治管理的对象,人口问题在18世纪日显突出,事关健康、卫生、出生率、寿命、种族等,因而,君主之眼,即治理者的目光必然聚焦于此.生命政治意味着生命进入历史、政治和政治技术领域,生命获得政治性,而政治也富有生命特色.福柯站在历史本体论...  相似文献   
946.
本文考察了孔子“论政”和孟子“仁政”、荀子“礼治”以及儒家经典《大学》、《礼运》、《祭义》篇与《孝经》等所体现的政治与伦理相贯通的伦理政治思想,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政治与伦理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评述了西方一些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对政治与伦理相互关联的认识和论述。认为对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相贯通的伦理政治思想应给予历史主义的科学评价,肯定其所包含的民本、民主、贵民等积极因素,借鉴其德治与法治统一、个性完善与社会完善统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统一、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统一的安邦治国的慧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947.
欧阳彬 《世界哲学》2022,(5):37-47+160
在福柯生命政治的框架中,后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的幸存依赖于其所塑造的主体性形式。福柯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的自我企业家在经济金融化中被进一步构建为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信贷投资去调节和管理全部社会生活的金融化主体。这一主体以责任归属的内在化、风险偏好的个体化与环境行为的安全化,增强了新自由主义危机治理能力,延续与再生产新自由主义体制。  相似文献   
948.
郝志昌 《世界哲学》2022,(6):25-35+157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实在景观,集中展示了现代性的奥秘。但在对城市哲学的探讨中,城市的定位仍处于被简化的境遇。在生命政治哲学的谱系中,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更应是治理模式,这构成了城市概念的“术语革命”。作为治理手段,城市以法之例外的装置群进行权力的溢出式治理,这成为城市病态现象的肇端。城市的生命政治治理在今天也孕育了生命的共同性财富,成为对抗例外装置危机的有力武器,为城市的良性筹划提供了可能。立足中国现实,中国的城市治理需要合理吸收西方生命政治哲学给予城市的“术语革命”,同时更需要批判性超越此种范式的局限性,为中国城市文明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持续性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49.
崔晨 《世界哲学》2022,(6):5-13
当代西方左翼的主体反思立足于西方传统工人阶级的式微。新革命主体形态的构建打破了主体的既定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成为其主要特点,因此可以说是一场“主体”概念的革命。其中,拉克劳、墨菲和奈格里寻找到一种从民主到革命的新主体建构路径。拉克劳、墨菲通过整合拉康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生成一种激进民主话语主体,将新民主运动政治现实引向民主式革命;奈格里依托斯宾诺莎的权力生产论、反契约论式民主以及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概念,建构出非物质劳动的“诸众”主体,诸众在生命政治生产前提下的“出离”成为革命和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950.
《中国宗教》2004,(1):14-19
历史是过去的记录,也是现实的向导,只有认真地对待历史,才能正确地面向未来。本期,我们约请中国基督教界的三位领袖季剑虹长老、曹圣洁牧师和邓福村牧师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缘起、三自运动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如何温故知新、在新的时空环境下进一步坚持和深化三自等问题进行了笔谈。同时,我们还请到陈一鸣、晏可佳和李向平三位学者,就基督教近代传入中国的历史作了客观地评述.相信这一切能带给读者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