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17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玄教在元代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问题含混不清。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认为玄教是以张留孙为中心的道教派别,是从龙虎宗分化出来的一个支派。郭树森、陈金凤却说玄教虽从龙虎宗分衍而来,但其实质上是元朝分化、抑制龙虎宗的产物,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政治道派。两种观点截然相反,说明此问题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32.
余波 《中国宗教》2018,(7):12-15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对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做好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三要积极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3.
群际偏爱是在群体内或群体间产生的,在评价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对某个群体明显偏好的倾向。内外群体偏爱是群际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对内外群体偏爱的实证研究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对群际偏爱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虽然有很多理论都可以解释群际偏爱的现象,但是社会认同理论是能够同时解释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的比较全面的理论,因此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对群际偏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4.
臧峰宇 《哲学研究》2015,(2):12-17,127
1932年出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苏联哲学产生了深刻触动,也为20世纪80年代处于思想解放中的中国学界所热议。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凸显了该文本的启蒙意义,却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由此开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马克思将该文本命名为"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判",并留下了9册《巴黎笔记》。他在由这两组文本群构成的《巴黎手稿》中实现了政治哲学研究路径的转变,生成了研究政治问题的经济学一哲学语境。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对日本731部队进行细菌战及美国掩盖这一事实的案例分析,强调科学不能背离人道,而要为人道服务;政治也不能不顾人道,反人道的政治终究是要失败的。因此,尊重伦理的基本价值、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6.
世界宗教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即将结束,世界宗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怎样,是世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总体上继续平稳增加据英国《国际基督教传教公报》1998年第1期发表的统计数字,从1990年到1997年,全世界人口总数从...  相似文献   
137.
《中国宗教》1998,(1):20-22
《宗教工作普法读本》问答选登(一)按:本刊去年第4期介绍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政法司编辑的《宗教工作普法读本》的基本内容,为满足广大读者学法普法的要求,本刊将视情况陆续选登该读本的法律知识问答。——编者●一、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8.
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是群聚,群聚是人的类属性的自发聚集,它使人类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的同一性;群聚之后人类走向群居,群居是人的群体属性的自觉结合,它体现了人类的同一性之外的群体差异性.类同一性使人类能够彼此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可能性主体基础;群体差异性使人类必须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性主体基础,二者都是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39.
郑维伟 《学海》2020,(3):119-127
卢梭对情感与现代政治关系的思考开启了反思现代性政治的先河。他从自然到社会、自爱到自利的历史变迁中,论证了情感相对于理性的优先性。阿伦特区分了同情与怜悯,前者是不苦之人对不幸的人、上层人对底层人的情感;后者则是对同情的扭曲,是对毫无切肤之痛的歉疚,是一种伤情和滥情。具有悖论意义的是,当以这种滥情诛心时,伪君子成为对他人最廉价最严重的指控,向虚伪开战最终只能强化之。施克莱是卢梭研究专家,对阿伦特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有比较精深的把握。她认为阿伦特的论证并不充分,有倒果为因之嫌,施克莱的底层视角和历史眼光,使其对情感与现代政治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社会状态下,情感的扭曲和弱化可以借助不同的道德策略来重新找回。怜悯和同情即便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向导,但确有限制残酷、促进人类团结之效,只有将其转化为责任和正义,才能实现平等的价值承诺。因此,情感与政治关系的根本结局最终取决于自由平等的政治建构,而虚伪往往成为自由民主的润滑剂。不过,施克莱虽没有清楚地阐释虚伪的类型及限度,却启发了同侪思考。  相似文献   
140.
曾筱琪  荆雨 《现代哲学》2020,(3):156-160
儒学的真正价值和道德实践都离不开教化,教化的目的是培养既有高尚道德又能够服务社会的人。君子作为儒家完美人格的代表和群体领袖,肩负着以德为政、教化大众的责任。狄百瑞教授认为儒家君子在某些特点上可以被称为"儒家先知",但他们缺乏世俗上和宗教上的合理性来源与正当性根基,总是处在现实与理想的困境之中。君子并非看到不现实政治的问题,但他们的道德感要求他们在社会政治中完成自我的实现和道德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