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产权制度安排并不只是一个经济范畴,它还与社会政治民主、道德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它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动力,是社会秩序的信用基础,是社会关系的正义体现,是民主政治的推进器,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必须进行产权改革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而在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还须注意以下问题,即进行产权改革不等于否定社会主义,须确立政府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及减少特权产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2.
洪志钧  叶春云 《学海》2002,(1):179-181
在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与改进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所面临的极其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该文从系党总支的视角出发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思想特点 ,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3.
我国社会分层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强  邓建伟 《学海》2002,(4):77-83
本文将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5 7年为第一阶段 ,我国的社会分层在此阶段表现出阶级分层的特征 ;195 7年至 1978年 ,我国社会主要根据人们的家庭出身、政治身份、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将人们按照主观意识形态进行了政治分层 ,这是第二阶段 ;从 1978年至 1980年代中期 ,我国主观的政治分层体系开始向“客观的阶级结构”回归 ,这一过渡时期可以称为第三阶段 ;1980年代初期至 1990年代初 ,中国大陆出现了贫富差距的大讨论 ,这是第四个阶段 ;1990年代至今 ,是第五个阶段 ,这一时期大陆分层研究模型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4.
娄胜华 《学海》2002,3(2):104-108
以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标志 ,中国开始了政治权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民国初年 ,虽然建立了中央政权 ,但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央政治权威。相反 ,由于权威合法性延续的中断导致政治权威的断裂与危机 ,社会走向严重的失序状态 ,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试图用不同的方式重建政治权威 ,其中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强人政治”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两种途径较为典型。在袁、宋所主张的方式均遭失败的情况下 ,孙中山提出了“以党治国”的第三种权威模式。作为一种替代性和过渡性模式 ,孙中山探索的“党治”模式回应了社会政治心理需求 ,为解决迷失已久的社会政治权威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5.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庞丽娟  田瑞清 《心理科学》2002,25(2):144-147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活动。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3)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进 《心理科学》2002,25(2):233-233,232
时间,象用符号表示的旅行,是用生活事件划分的。人的心理时间总是与他的具体活动、思想和想象相联系的。一些研究发现,被试者的未来时间透视与其已有的事件经历和控制经验相关,也与其预期的个人未来生活事件相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透视的特点及其与控制观的关系.但生活事件对未来时间透视的影响如何,国内尚未见有关文献报导。研究未来时间透视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对了解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成就动机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旨在讨论未来时间透视与个体经历过和期盼的生活事件的关系及其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07.
从个体效能到集体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姜飞月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2,25(1):114-115
班杜拉于70年代后期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效能方面,强调个体行为的调控,却忽视了集体行为的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又提出了集体效能的概念。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积累。从90年代开始。班杜拉对集体效能概念进行了系统地理论整合和阐释。进一步扩展了其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因此,从个体效能概念发展到集体效能概念,代表着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生的依赖性及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媛  黄曼娜 《心理科学》2002,25(5):626-627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自立自强的要求。我们将自立定义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因此自立的过程是一个与依赖做斗争的过程。对大学生依赖性的研究有利于对大学生自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9.
党的十六大举世瞩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十六大的报告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精神,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必须把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十六大精神统揽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努力开创福建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局面。强调以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民族宗教工作,要做到“五个必须”:  相似文献   
110.
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与之交往和直接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如果从宗教问题的层面来看,这个外部世界是一个拥有61亿人口,信仰宗教的人数达50多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80%以上宗教信仰者的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