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用量表法对652名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从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成就归因、自主性动机、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基本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但在不同的维度上,其发展变化趋势和水平各有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自我效能与掌握目标是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42.
童敏 《心理科学》2001,24(2):247-248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治疗者首先需要确定来访者的精神发展状况,判定来访者的精神发展是否出现偏差以及偏差的状况怎样。为此,治疗者就需要深入研究来访者精神发展出现偏差的动机基础,以便了解来访者精神发展的规律,及时给于必要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43.
内在动机及其前因变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内在动机的概念和具体影响因素诸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内在动机主要是由于活动过程本身特性或个体内发性精神需要所引发的一种活动或工作动力。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体需要兴趣情感因素、工作任务本身特性、个体成就目标设置、自我效能感、组织授权与交换以及外在激励方式等方面。未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内在动机具体结构的深入探讨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的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以及诸因素交互作用综合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4.
4~7岁儿童内在动机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内在动机看作是一种特质,将其划分为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对11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追踪(从4岁到7岁).在儿童4岁和7岁时,实验室的自由游戏情境中对他们进行录像观察,编码他们的两种内在动机.由父母报告他们对儿童的控制.结果表明:(1)儿童从4岁到7岁,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在儿童4岁、7岁时,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呈显著负相关.(3)在儿童4岁、7岁时,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均显著高于人为定向内在动机.(4)在儿童4岁和7岁时,父母控制与儿童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5.
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回顾了近期有关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这两年来的新发现提示,ACC的执行监控作用可能是基于动机与奖赏期待做出的对“意志行动”的整合性控制,并可能具有对行动结果的情绪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46.
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也是创造力研究领域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话题。该文综述了人格特质理论、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与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结论认为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个体内、外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并且提出探讨环境作用的机制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7.
调节性匹配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决策、动机领域,Higgins(2000)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调节性匹配理论。所谓调节性匹配(regulatoryfit),指的是个体的自我调节定向与其行为策略之间的匹配。该理论认为,调节性匹配能增强个体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动机强度、主观评价和情绪体验,从而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围绕调节性匹配的概念、产生、效应及应用价值等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8.
权威主义人格是Adorno等人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揭示偏见的人格基础。在此基础上,Altemeyer提出右翼权威主义,它包含3个成分,分别是因袭主义、权威主义服从和权威主义攻击。后有研究者认为把这些概念作为态度来看待更为合适,而决定这些态度的人格基础是社会服从与自主。权威主义者对冒犯传统价值观的行为十分敏感,视其为威胁的重要来源,而感知到威胁就有可能导致偏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9.
刘海燕  邓淑红 《心理科学》2007,30(2):454-457
以217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活动操作法,探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元认知监控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均比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2)高学业学生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低学业学生,在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监控策略;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与课堂掌握目标定向情形相反;(3)临场动机中的自我效能感、目标方向、努力程度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元认知监控策略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0.
胡志海 《心理科学》2007,30(6):1508-1510
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样本中有将近10%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网络不文明行为,其中又以男生居多。研究发现: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具有较高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更强烈的网络使用动机,较高的焦虑、激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