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8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91.
采用Heit和Barsalou的实验范式,以不同分类水平的中文语义自然类概念为实验材料验证实例效应。研究包括2个实验,被试为18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实验1为无修饰词概念的典型性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不仅在抽象的水平上表征概念,也在具体的实例水平上表征概念。实验2用不同分类水平的自然类概念检验了在更广泛的概念范围内的实例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分类水平的下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实例在上位概念中的平均典型性大多显著相关,而且下位概念的实例在不同分类水平上位概念中(如:动物、小动物)的变化趋势和下位概念在不同分类水平上位概念中的变化趋势一致。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均支持了Heit和Barsalou提出的实例效应。  相似文献   
692.
羌族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博大精深,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审美内涵.羌族艺术主要表现在文学,宗教、表演、设计和民俗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蕴涵于羌族艺术中的自然崇拜与宗教信仰,贯穿于羌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歌舞戏曲、建筑工艺、民族习俗,以及各种文化生活之中,是羌族民族文化思想的核心和艺术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一定的神圣性、神秘性和神奇性,是羌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宗教感召力、审美鉴赏力和艺术生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693.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仁的研究是学界恒常的热点,但多将仁视为道德原则。本文认为,儒家的仁作为道德原则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时不能忽视仁的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完整的仁的思想是人的自然情感、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道德实践和道德原则—境界三者合一的有机体。自然情感是仁的起点和基础;人的情感—道德实践是仁从自然情感之仁向道德原则之仁的趋近与提升。在儒家仁的思想中,人与仁在一定阶段中是重合的,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道德人的趋近的过程也是仁从自然情感之仁向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之仁趋近的过程。可以说,是仁在不断地对自然人加以约束、限制,使之趋向于社会人和道德人,是仁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及其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694.
“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必然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有其相应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环境;“齐鲁十二圣”文化现象具有天下为公、厚德仁民、讲信修睦、经世致用、躬身实践、自强不息、勤勉睿智等丰富的精神表象和鲜明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695.
更周吉 《佛教文化》2009,(3):108-113
对自然的崇拜,是藏族先民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在自然崇拜中,藏族对山的崇拜格外痴迷,而且锲而不舍。为了敬拜一座神山,他们会背着简单的行囊从千里之外来朝拜。藏民族把自己对土地的挚爱深深地融进了对山的热爱之中,相信每座山都有超人超世的神力和灵气,他们主宰着周围的一切。是这些大自然的神力和灵气引起人们对山的持久永恒的崇拜,从而在崇拜中产生出信仰的民俗来。  相似文献   
696.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生存环境危机已成为关系人类前途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工业文明时代.全球生态环境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空前恶化和引人注目,但是他们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创立了生态平衡发展的完整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这一思想为当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97.
康德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所揭示的自然与自由的因果性问题.通过这两种因果性,康德鲜明地揭示了自然因果性的存在领地和自由因果性的存在领地,使自由因果性典型地呈现在其所探讨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本体世界.在这样的本体世界中,康德将自由放在道德律令、道德法则和至善的层面上加以探讨,彰显出自由在人的形而上追求意义上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蕴.对自由的探讨也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奠定了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98.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脱位是骨科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发病率有所上升。对该病的成因、流行病学、病理转归、临床治疗策略与髋关节严重病损后功能重建等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作者提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用自然重建理念做指导,应用髋关节分离牵拉术治疗股骨头坏死、骨盆补充截骨术重建青少年严重病损的髋关节功能人、组合性矫形手术治疗年长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获得了优良效果。因此呼吁:用自然重建理念治疗青少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脱位,降低人工假体置换对此类疾病的手术指证。  相似文献   
699.
沈从文所追求的"人性美"指的是"人性本来",即是指没有受封建文化的侵蚀与现代物质文明污染的人的"自然状态",是与"自然"相顺应的人性.几乎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所要歌颂的好人,像主要人物翠翠、傩送、老船夫、天保、顺顺、杨马兵等人,都是美的化身.他们为人和善,真诚,重义轻利,古道热肠.作者在这些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无一不体现了对"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的热烈追求.  相似文献   
700.
佛教的环保理念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远 《法音》2001,(9):5-8
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正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然而破坏环境及生态平衡的根本原因却是我们自己。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种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却没有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错误认识和价值取向。在这种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聚会在这里,探讨佛教与环保这一命题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下面,我拟从佛教的环保理念和环保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佛教与环保的密切关系。 在佛教传入我国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徒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本身即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这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