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5,28(1):233-234
《简明心理学辞典》是我国大众急需的一部优秀的心理学工具书。其主要特点是:权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基础性与近时性的统一、丰富性与简明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2.
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旻泓  刘爱伦 《心理科学》2006,29(3):631-634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用符合德语读音规则的人造无意义单词(含4~5个音素)为刺激材料,采用强分离程序———匹配和编辑,并增设时间变量,比较了在先匹配后编辑,先编辑后匹配,只匹配,只编辑4种不同内隐、外显学习方式下被试对语音规则的掌握。结果表明,语音学习中存在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内隐与外显结合的学习方式最好。此外,实验证实了语音的内隐学习也存在长时效应。  相似文献   
103.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交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 涵盖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及分类不明确的广泛型精神发育障碍。ASD预测研究集中在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及心理学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 眼动技术的运用使得相关测量更为细微、精确, 测量过程更严谨, 预测关系更可信。现有的眼动预测主要着眼于注视时间、首视点和扫视反应时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揭示注视面部和眼睛时间短、注视眼睛时间随年龄增长递减、注视追随时间短、注视重复物理性刺激时间长、视觉搜索优势及注意解除困难均可以预测ASD。未来研究应强化眼动特征预测作用的追踪性考证, 加大与其它发展障碍的预测区分, 控制视觉接受能力对眼动行为的影响, 建立综合性预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4.
刘静远  李虹 《心理学报》2019,51(7):747-758
探讨状态焦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以及注意偏向与认知评价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招募大学生60人, 随机分为高、低状态焦虑组, 用情绪诱导程序诱导高、低状态焦虑; 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 用时间再现任务测量时距知觉; 用视觉模拟心境量表测量认知评价。结果发现:(1)状态焦虑会导致对2000 ms时距的高估; (2)注意偏向在状态焦虑对2000 ms时距知觉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3)状态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时距知觉的中介过程受到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只有当认知评价得分较高时, 即个体认为焦虑对心理健康有害程度较高时, 状态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2000 ms时距知觉。研究结果揭示了焦虑个体时距知觉的内部过程, 丰富了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时距知觉的解释视角, 为通过认知评价和注意偏向的调整改善焦虑个体时距偏差现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5.
Simon效应是指与反应要求无关的刺激位置和反应位置在同侧时, 个体反应更快更准确的现象。对于Simon效应的产生机制,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在不同实验情境中获得的Simon效应有共同的产生机制。但是,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在刺激形式、排列方式、刺激—反应规则以及反应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 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Simon效应, 即视觉运动Simon效应和认知Simon效应。视觉运动Simon效应源于刺激位置自动激活其同侧反应所产生的影响, 认知Simon效应源于转译生成的编码间的相互干扰, 两者分别与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的加工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傅亚强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12,35(5):1077-1082
本研究通过模拟复杂人机系统的监控作业,考察了长时工作记忆与短时工作记忆在情境意识保持中的作用。研究采用模拟的飞行相撞判断任务,通过考察中断任务对情境意识的影响,分析情境意识在记忆中的存储地点,以及保持时间是否会突破1分钟的限制。本研究选择了心理旋转和算式判断两种中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在问题回答之前的中断阶段,无论施加心理旋转任务,还是施加算式判断任务,无论中断任务的加工负荷与记忆负荷有多高,熟练被试的情境意识始终保持于较高的水平,并没有因受到中断任务的干扰而出现下降。新手被试的情境意识受到心理旋转任务和算式判断任务的显著影响,而且两种任务的执行速度越快、记忆负荷越大,情绪意识水平就越低。本研究结果说明熟练被试可以利用长时工作记忆存储情境意识,新手被试主要利用短时工作记忆存储情境意识。  相似文献   
107.
探讨时间顺序和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包括2个实验.实验采用关系再认范式(relation-recognition paradigm)和句子-探测再认范式(sentence-probe-recognition paradigm).实验一探讨探讨在简单句条件下,时间顺序对不同频率事件理解的作用;实验二探讨在复句条件下时间顺序与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2个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存在对将来取向(顺时序)的事件进行优先加工处理.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取决于不同时距的事件能否整合成情景模型.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选取ADHD混合型儿童11名,ADHD注意缺损型儿童13名以及正常儿童15名,通过"平均估计长度"、"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估计变异值"三个指标,考察不同亚型ADHD儿童在时距复制和言语估计上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研究发现,在视觉刺激条件下,ADHD儿童的时距估计缺损并不受时距长度的影响;ADHD混合型儿童在多项任务中所表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差,而ADHD缺损型儿童只是稳定性差,说明ADHD混合型是ADHD中更严重的亚类型;ADHD儿童在时距估计任务中稳定性差,反映了其状态调节能力的落后。  相似文献   
109.
陈睿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11,34(3):565-570
研究探讨审美加工的心理机制。基于愉悦流畅模型假设作品的内容易得度、清晰度、美丽度会通过影响加工流畅性进而影响审美偏好。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以分类任务为实验程序记录被试对内容易得度、清晰度、美丽度不同的绘画的识别反应时,实验2请被试对实验一呈现过的绘画进行偏好评价。研究结果证明抽象审美加工与知觉识别同时进行。内容易得度、清晰度和美丽度显著影响作品的加工流畅性。加工流畅性和偏好评价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句子完成与时间缓冲对信息整合的启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莫雷  赵冬梅 《心理学报》2003,35(3):323-332
探讨句子完成和时间缓冲因素在阅读过程启动背景信息整合的作用。包括3个实验,被试是华南师范大学198名一年级本科生。采用移动窗口技术,要求被试阅读14篇一致性版本与不一致版本的文章,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目标句阅读时间或探测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1重复Guzman和Klin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单纯的句子完成因素是否能即时启动整合。结果表明,在单纯的句子完成条件下,一致版本和不一致版本的目标句阅读时间和探测反应时有显著差异,说明目标句阅读时已经即时启动了背景信息的整合。实验2探讨Guman和Klin关于缓冲可以即时启动整合的研究是否混合了句子完成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当在目标句后面增加连接词时,会产生句子完成的暗示,从而可以即时启动整合,Guzman和Klin关于缓冲可以启动整合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实验3从Guzman和Klin的研究设计中分离出句子完成因素,探讨单纯的时间缓冲是否可以即时启动整合,结果表明,单纯的缓冲不能即时启动整合。研究的结果初步证明,句子完成是启动信息整合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单纯的时间缓冲不能起到这种即时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