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5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有机结合:他律机制和自律机制有机结合;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有机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全市三次统考平均成绩及科任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定,选择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各80人),共320人。每个年级的80人中,又分别包括四种类型(每种类型20人),进行抑制控制测量。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力与学业成绩有高度的相关,即(1)双优生两种抑制控制测试成绩最好;相反双差生的两种抑制控制测试成绩最差,二者差异非常显著。(2)两种偏科的学生的两种抑制控制测试成绩处于中等,二者有些项目差异显著,有些项目差异不显著。(3)双优生与两种偏科生相比,除个别项目之外,差异也十分显著,而两种偏科生与双差生相比有差异,但表现在两种抑制控制测试中各个项目的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993.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被认为是行为治疗“第三浪潮”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考察ACT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 最终纳入文献50篇。结果发现: ACT所假设的心理灵活性、接纳、此时此刻、价值的中介作用都达到统计显著, 认知解离这一中介变量并不显著; 中介机制在网络化干预中仍然得到检验; 相较之传统CBT, ACT在所假设的机制上有其区别于CBT的优势。后续临床研究应更全面地测量6大核心机制, 关注对美好生活提升的影响, 采用多点瞬时评价法, 并尽可能使用更高级、更先进的统计方法检验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张阔  何立媛  赵莹  王敬欣 《心理学报》2019,51(11):1207-1219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金钱奖励和惩罚引起的动机对个体在不同空间线索条件下注意控制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朝向/反向眼跳范式, 被试通过内源性线索提供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做出简单的朝向眼跳以及需要抑制优势反应的反向眼跳。结果发现, 相比无奖惩条件, 奖励条件下朝向眼跳任务的正确率更高, 惩罚条件下反向眼跳任务的正确率更高; 两种眼跳任务中有奖惩条件下的眼跳峰速度均比无奖惩条件高。实验2采用Go/No-go任务, 进一步探讨了由副中央凹加工外源性边缘线索从而不能提供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奖励和惩罚对注意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 奖励条件下Go反应的眼跳潜伏期更短, 惩罚条件下No-go反应正确率更高, 眼跳峰速度在两种条件下均比无奖惩条件高。以上结果表明, 奖励和惩罚均能够促进个体的注意控制, 但二者的加工过程是分离的, 奖励能够改善趋近行为, 惩罚则能够显著促进抑制控制行为, 且奖励和惩罚在注意控制加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 奖励能够更早唤醒注意控制系统从而更快地促进行为的发生与执行, 惩罚则能够通过调节注意资源促进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中对优势反应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5.
两个实验旨在检验自我损耗效应并探讨休息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在实验1中,损耗组被试通过观看注意控制视频诱发自我控制资源的损耗,然后完成Stroop任务。实验2与实验1的不同之处在于,诱发自我损耗后进行不同时间(5分钟、10分钟)的休息处理。两个实验结果发现:(1)注意控制视频成功诱发了自我损耗效应;(2)休息对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3)在损耗状态下,休息5分钟即对自我控制资源具有补偿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自我损耗的资源枯竭观。  相似文献   
996.
采用问卷法对河南省44所中小学2171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考察了自我控制在父母拒绝和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检验留守儿童领悟到的同伴支持对该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留守类型之后,父母拒绝对留守儿童的网络成瘾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2)父母拒绝不仅可以直接地预测留守儿童的网络成瘾,同时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网络成瘾;(3)同伴支持在父母拒绝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当同伴支持水平较高时,留守儿童的父母拒绝对自我控制的负向预测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97.
启蒙时代的观念解放、社会的个体化进程,无疑导致了每个人自由的行为空间 的形成与扩展。但当自由成为一种核心价值时,抉择便构成了当事人唯一的行为选项,即 他就陷入了一种“必须选”的苛求之中。于是,顺应行为便成为许多试图逃避自由的人的必 然出路。单个人的顺应性行为,可以逐渐与其他人的顺应性行为一起共同演变成一种群体性 思维模式,从而导致该群体中所有的人陷入一种疯狂的顺应之强制。由于缺乏以自主性为支 撑的怀疑、反思、异议、批评的因素以及及时的纠错机制,单质的群体社会奔向疯狂毁灭的 深渊便是其不可逃脱的历史宿命。不论是学理演绎还是历史实践均证明,自由是人类生存的 核心价值和意义归宿。  相似文献   
998.
网络购物中的虚拟销售代理(Virtual Sales Agent)是指通过口头或非口头形式与消费者互动和交流的具有拟人化特征的动态人物形象, 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以及必要的帮助。近年来, 大量研究证实了虚拟销售代理的拟人效应, 即当在网络购物环境中加入拟人化的销售代理时, 就会对购物者的在线购物过程感知体验和购物意向产生积极影响。相关理论从不同视角解释了虚拟销售代理拟人效应发生的原因。综述以往的实证研究发现, 虚拟销售代理拟人效应的发生受到虚拟销售代理特征、消费者因素以及商品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社会临场感、个性化服务知觉、社会支持感、信任和风险感知是拟人效应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未来研究应关注虚拟销售代理拟人效应的神经生理基础, 丰富拟人效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加强对个性化定制虚拟销售代理的研究, 探讨虚拟销售代理的消极影响, 以及不利于虚拟销售代理使用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999.
李莹  张灿  王悦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7):1224-1231
道德隐喻的加工, 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 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 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感知经验与情绪体验、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拓展道德隐喻映射的维度和方向, 在社会交互环境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式, 提高生态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相似文献   
1000.
空间导航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高级认知功能, 参与空间导航的海马及内嗅皮层等脑区易受到老化的影响并导致结构萎缩或功能紊乱。早期研究多利用动物实验、纸笔测验、现实环境等实验范式考察老年人的空间导航老化特点。由于具有与现实环境相似的场景、兼容磁共振成像扫描以及导航者可以与场景交互等优点, 虚拟现实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空间导航的老化研究中, 并进一步揭示了海马等内侧颞叶脑区在空间导航老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