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5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彭苏浩  汤倩  宣宾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8):1236-1245
抑制控制能力是认知功能的重要成分。神经影像研究表明, 老年人抑制控制能力改变与前额叶皮层萎缩、神经元丧失有着密切关系, 抑制过程中前额叶需要以更高水平的激活达到代偿目的。遗传学研究表明, 抑制控制相关认知老化具有个体差异性, 大脑结构功能对个体差异的作用会出现衰退, 而遗传变异作用逐渐增加, 并使之成为认知老化个体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研究应利用遗传影像学, 结合影像学和遗传学优势, 在基因、大脑和行为框架下探索抑制控制与老化。  相似文献   
882.
本研究以491名男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沉浸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沉浸的前因变量和相关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网络游戏中的沉浸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与控制、挑战呈显著正相关;挑战和控制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挑战通过沉浸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影响,挑战对网络游戏成瘾没有直接效应;控制除了通过沉浸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影响,还对网络游戏成瘾有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883.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认知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对儿童暗示感受性的交互作用。文章通过在访谈过程中设置不同水平的压力反馈,选用自编的儿童视觉暗示感受性测试材料及一系列抑制性控制实验任务,考查了儿童抑制性控制对压力和暗示感受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3~5岁幼儿的暗示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2)压力影响3~5岁幼儿的暗示感受性水平,压力越大,儿童的暗示感受性越强。(3)抑制性控制对压力与暗示感受性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压力对暗示感受性的影响会随着幼儿抑制性控制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减弱。对于抑制性控制水平低的儿童来说,压力能正向预测其暗示感受性;但对于抑制性控制水平高的儿童来说,压力并不能显著预测其暗示感受性。  相似文献   
884.
反馈一直是学习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反馈的研究逐渐深化与综合化。一方面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模型出发,考察了反馈的不同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情绪、学业成绩等个体因素以及目标定向、任务难度等情境因素对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内部反馈信息以及学习者元认知监控的调节作用,结合个体和情境因素揭示反馈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整体动态过程的影响,并设计出促进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馈方案。  相似文献   
885.
本族效应是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比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的现象。本族面孔和异族面孔诱发的N170、P200、N200与“DM”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脑电成分与本族效应的编码有关, 即对异族面孔编码不充分是本族效应产生的部分原因; “新旧”效应主要从提取角度解释本族效应, 认为提取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困难。与本族效应有关的主要脑区有梭状回、扣带回与杏仁核等。此外, 丰富的本族面孔知觉经验也会造成本族面孔的右半球优势比异族面孔大。未来研究除了要继续探讨本族效应的某些脑电成分、关注本族效应消失的神经机制以外, 从整合观点探讨本族效应的神经机制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6.
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是认知控制研究的新视角。前者通过在反应前维持目标相关信息的表征来预防冲突, 后者在反应时重激活目标相关信息以解决冲突。个体能够在这两种认知控制间进行权衡从而形成最优反应。通过AX-CPT等实验范式, 辅以ERP、fMRI技术可分离两种认知控制, 并观察到认知控制相关的脑区在激活时间和强度上的差异。个体生理发展、认知因素(期望、流体智力、训练)、非认知因素(情绪、动机等)均能影响认知控制的权衡。未来的研究应多关注这一权衡的内在神经机制和认知机制, 并与传统认知控制研究相结合, 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7.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导至一般的高级认知过程, 其认知神经机制是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与前额叶和晚期ERP成分密切相关; (2) 归纳推理可能存在双系统; (3)归纳推理过程中大脑偏侧化的现象存在争议。以上三个问题需要后续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88.
研究采用4(呈现方式:小-小、小-大、大-小、大-大)×2(文本内容:句子、“※”串)的被试内设计,考察了文本字符呈现大小对读者眼跳选择目标和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读者在浏览不同呈现方式的“※”串时的眼动模式基本上与阅读相应呈现方式的句子类似;(2)句子完全是由双字词构成,词内的首字和尾字大小不等(‘小-大”和“大-小”呈现条件)严重影响阅读效率;(3)读者在阅读句子时的注视时间高于浏览“※”串时的注视时间。结果说明,视觉呈现方式和词汇加工均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889.
彭慰慰 《心理科学》2012,35(2):498-502
考察模拟法官决策中心理控制源对后见偏差的影响。实验采用2(心理控制源:外控型、内控型)×3(有无策略:后见组、分散注意组、指导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采用自编两个案例及问卷测查模拟法官决策中后见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不同心理控制源是导致模拟法官决策中后见偏差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同时,两种策略都能够有效减少模拟法官决策中的后见偏差。  相似文献   
890.
方小萍  刘友谊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40-1951
大量研究表明左侧额叶和颞叶的多个脑区与句法加工有关, 已有的理论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句法加工的脑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文献比较与分析发现, 对句法加工的操作定义、实验任务、被试个体差异以及语言差异等均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差异。在将来的研究中, 可以通过跨语言、多任务比较, 不同层面的句法加工的操作, 在方法上将个体功能定位分析与传统的组分析相结合, 以及从神经网络的角度来更准确和全面地揭示句法加工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