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56篇
  8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41.
本研究以864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负面评价恐惧与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以及社交焦虑和自我控制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和网络过度使用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负相关;(2)负面评价恐惧通过社交焦虑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对网络过度使用产生影响,这一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路径:社交焦虑和自我控制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焦虑-自我控制的序列中介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促进对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干预与预防。  相似文献   
242.
奖赏能够影响注意控制,但是关于奖赏历史对注意控制的影响还处于争论之中。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点探测范式,操作了奖赏历史和奖赏额度,考察了奖赏历史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实验一结果发现,有奖赏-无奖赏条件下前后阶段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无奖赏-有奖赏条件下有奖赏阶段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无奖赏阶段。实验二操作了奖赏额度,结果与实验一一致。整个研究表明,奖赏历史促进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先前奖赏对随后自上而下注意控制产生持续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4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父母学业参与和学生消极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对1569名上海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填写学业参与量表、心理控制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消极情绪评估量表。结果:(1)父母学业参与和学生的消极情绪负相关;(2)父母学业参与可通过提高亲子关系质量从而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3)父母心理控制调节父母学业参与和亲子关系质量、父母学业参与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结论:父母积极参与子女学业并减少对子女的心理控制,将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减少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244.
自我调节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在学前阶段发展迅速。研究选取白天-黑夜、头脚任务、延迟等待等实验范式,考察219名3岁幼儿一年内(3次测试)冷热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二因素模型拟合显著好于单因素模型,冷热两成分中度相关;(2)幼儿的冷自我调节中度稳定,热自我调节中低度稳定;(3)幼儿的抑制控制与延迟等待随年龄增加而提高,女孩的延迟等待提高后保持稳定;(4)整体来看,幼儿的抑制控制和延迟等待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具体来看,女孩的抑制控制仅在早期高于男孩,在延迟等待方面却始终高于男孩。结论:3~4岁女孩的冷热自我调节发展不同步,女孩的“性别优势”只在热自我调节上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245.
以往研究表明消极的养育行为损害青少年学业成绩,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缺乏探究。本研究通过检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父母消极归因情境下努力控制在粗暴养育和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88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填写粗暴养育问卷、努力控制分量表、儿童责任归因分量表,并以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均值作为学业成绩的指标。结果显示:(1)控制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后,粗暴养育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2)努力控制是粗暴养育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3)粗暴养育通过努力控制对学业成绩的间接效应受父母消极归因的调节。因此,矫正父母消极的养育行为和归因模式,改善孩子的自控能力,有利于改善其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46.
被自己淘汰     
朋友从英国回来以后,反复地对我说起英国的赛车公司,让我莫名其妙。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说起赛车公司,他说要不是被赛车公司淘汰掉,他现在已经被英国一大公司聘为总裁助理并负责开发国内市场了,我继续莫名其妙,他只好把故事完整地讲给了我:原来朋友在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专业期间,曾经参与过伦敦大学的专业论文评选。朋友的论文很被英国企业界的一些成功人士看好。英国皇家某大公司的总裁亲自点名要他参加该公司一年一度的职位竞选。我的朋友看完了该公司的简介以后,决定竞争较为激烈的总裁助理一职。面试答辩等一些程序全部完毕…  相似文献   
247.
承诺续扩现象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诺续扩是指决策者在面对失败的结果时,仍然决定向先前的行动持续投入资源的现象。目前,自我申辩理论、前景理论和决策困境理论是承诺续扩解释机制中较有影响的三种理论。以往的相关实证研究所发现的影响承诺续扩的因素可以归为计划因素、心理因素、个体差异因素以及情境因素等四类。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关注各解释机制的整合、相关变量之间关系体系的构建和因果路径的确定以及承诺续扩对决策者心理与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8.
4~7岁儿童内在动机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内在动机看作是一种特质,将其划分为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对11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追踪(从4岁到7岁).在儿童4岁和7岁时,实验室的自由游戏情境中对他们进行录像观察,编码他们的两种内在动机.由父母报告他们对儿童的控制.结果表明:(1)儿童从4岁到7岁,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在儿童4岁、7岁时,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呈显著负相关.(3)在儿童4岁、7岁时,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均显著高于人为定向内在动机.(4)在儿童4岁和7岁时,父母控制与儿童物为定向内在动机和人为定向内在动机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49.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与巴克利的行为反应抑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ADHD(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主要表现在于注意力过程的缺损,将焦点放在多动和注意过程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此症有了新发现。巴克利等人认为注意力后面的自控能力的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才是本症的实质所在。该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分析并阐明了该障碍的实质:行为执行机制的缺陷,并据此对该障碍的矫正提出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250.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是指人的视觉对物体的知觉与对行为的控制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最早人们从临床病例中发现存在知觉与行为的分离,以后Aglioti等利用铁钦纳错觉实验证实正常人中也存在这一分离现象。一些研究者将两者的分离看作是两个不同视觉皮层通路(腹侧知觉系统和背侧视觉运动系统)的结果。围绕这一分离现象的实验和假说引发了不少的争论。该文回顾了十年来利用错觉实验所做的众多验证性研究,分析了支持和否定分离现象存在的各类证据,对一些重要结果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