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心理控制源与自我监控在预测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峰  张德  张宇莲 《心理学报》1992,25(3):39-44
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特定情境下期望和强化价值的函数”,本研究假设自我监控作为强化价值的一种测量,在预测对情境压力的反应中,与控制源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在问卷描述的四种情境中,控制源x自我监控的交互作用存在(在一种情境中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控制源对低自我监控者对情境压力的反应的预测,比对高自我监控者的预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2.
建议者面部宽高比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徐淑媛 《心理科学》2005,28(6):1410-1415
在建议采纳过程中,建议者面孔宽高比作为可靠性线索可能影响决策者的决策与判断。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来分析建议者面孔宽高比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了建议者性别与决策情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1) 相较于女性与低面孔宽高比建议者,男性高面孔宽高比建议者的建议被更低程度地采纳,建议者可靠性感知中介了这一过程。(2) 建议情境的情绪困难程度调节了上述关系,高情绪困难会削弱面孔宽高比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情境心理学的概念、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一扼要阐述,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情境论对特质论的批评;(2)人与情境互动论及其研究方式;(3)情境概念的变化趋势;(4)用词汇法研究情境分类学;(5)情境表象及其个别差异;(6)情境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4.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森伯格认为,柯尔伯格研究所用的两难情境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她区分并设计出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并用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发展.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艾森伯格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研究及其理论,并把该理论与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理论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5.
记叙文时间转换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冷英  莫雷  韩迎春  黄浩 《心理学报》2004,36(1):9-14
采用实时窗口阅读技术和再认探测技术,探讨了间断性时间短语与场景跨度的关系对时间转换的影响,对Zwaan提出的强印象假设与Anderson提出的场景模型进行检验。实验1探讨在与Zwaan实验材料相似长度的场景中人们是否会忽略对较短的非连续性时间标记的处理;实验2探讨在时间跨度较大的场景中,与Zwaan实验材料相似长度的间断性时间标记是否会引起时间的转换。结果表明时间信息的间断性只是产生时间转换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分条件;读者在处理间断性的时间短语进行时间转换时还会参照时间短语的跨度与场景跨度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6.
情境意识的理论模型、测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境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简称SA)是个体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内部表征。在复杂、动态变化的信息环境中,它是影响操作者决策和绩效的关键因素。文章着重回顾并分析了情境意识的四种研究取向,主要的测量技术,及其在系统设计和评价、人员选拔和训练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7.
个体自身内在行为变异(个体在不同情境中行为的变化)蕴含着有关个体特征的大量信息,并且具有时间稳定性。这种稳定的变化模式被称为个体的“行为识别标志”,它刻画了个人行为的稳定性和独特性。相对于特质范式的静止性和流于现象学描述而言,自身内在变异规律可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格的内在机制和动力过程。作者以模拟情境研究为例,介绍了人格学家在使用系统化、数量化方法揭示上述内在机制和动力过程方面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8.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物理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规律的探讨一直是空间认知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空间行为,而且为相关的诸如界面设计、虚拟环境等空间认知应用领域(研究)提供支持。该文从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理论、坐标系统模型、空间情境模型和位置记忆的空间类属模型4个方面对当前有关物理环境中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9.
鲁忠义  贾宁 《心理学报》2006,38(5):654-662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含有空间信息的语篇为实验材料,选取不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利用新的实验范式分离了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更新过程,对这两个过程在不同时间模式下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考察了空间情境模型建立和更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但不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2)时间模式既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又影响空间情境模型的更新。(3)方位对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有显著影响,对空间模型的更新没有显著影响。在空间情境模型的建立和更新过程中,前后判断的准确性不易受限时的影响,而左右判断的准确性则易受到限时的影响而显著降低,前后方位效应具有稳定性和优势性  相似文献   
210.
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玉桂  李幼穗 《心理科学》2001,24(5):557-562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比较了两种不同移情训练方法:情境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儿童分享行为产生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幼儿园中班、小学一年级和小学三年级三个年龄段的162名被试,将他们按实验要求随机分成情境讨论组、角色扮演组和控制组,然后进行为期~个月的情境讨论移情训练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通过即时后测和延缓后测让放试去分享奖品和玩具来检测两种不同的移情训练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无论哪种移情训练方法均可有效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2.情境讨论法的训练效果随儿童年龄增长而提高;角色扮演法在幼儿园中班ijJl练效果最好、小学一年级次之、小学三年级最差。3.对于小学一年级和小学三年级儿童来讲,角色扮演法比情境讨论法对分享行为更具有延缓作用;对于幼儿园中班则没有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