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往不作为惯性领域的研究发现, 当个体没有获得先前更优机会是源于他人或外界等不可控因素时, 个体仍会倾向于继续放弃当前次优机会, 且后悔情绪未能对此进行解释。本研究认为失望情绪适用于解释此种情况下的不作为惯性, 或可成为后悔情绪解释的有效补充。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首次探讨了失望情绪在不作为惯性产生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各自变量对失望情绪(体验失望和预期失望)和作为可能性均具有一致的影响力, 且预期失望在不作为惯性的产生中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 失望情绪可能也是导致不作为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2.
为探讨宽恕干预对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拒绝敏感性的作用,本研究将18名高拒绝敏感性农村留守儿童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实验组接受为期六周的团体宽恕干预,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的拒绝敏感性水平与宽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在前测数据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后测和追踪数据中,实验组儿童的拒绝敏感性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3)在干预之后,实验组留守儿童的拒绝敏感性水平显著下降,并且维持在较低水平,而控制组留守儿童的拒绝敏感性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宽恕干预对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拒绝敏感性水平是有效的,并且其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73.
采用Flanker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预期背离情境下的脑电反应及与敏感性个体的关系。选取17名被试,采取2×2组内设计刺激类型(奖励vs.惩罚)和预期受挫(是vs.否);结果表明(1)预期受挫情境引发更高的FRN;(2)惩罚刺激引发更高的FRN,奖励刺激引发更高的P3;(3)惩罚敏感与惩罚、无奖励情境引发FRN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1)FRN既反应对反馈效价的加工,也可能是预期背离的一种表现;(2)无奖励刺激受惩罚系统调节;无惩罚刺激受奖励系统调节。  相似文献   
174.
唐洪  方富熹 《心理学报》1996,29(4):359-366
以幼儿易于理解的有关享用财物的小故事,对4、5、6岁儿童作个别随访,综合考察其已获得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认知的特点,以及相关情绪预期的情况。结果表明:1.幼儿已经获得了有关社会道德的最初步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日常概念水平的知识对行为作道德判断,其道德认知已出现关心他人利益的成分,自我中心主义不突出;2.幼儿假设自己作为损人者的情绪预期与对故事中损人者的情绪预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脱节的现象在前者未有明显表现,却在后者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5.
Bandura的效能预期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龙君伟  徐琴美 《心理科学》1999,22(4):346-349,378
1引言人类行为的动因和其绩效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联结论,精神分析主义的心理动力论,社会学习者的观察模仿论,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人本主义的自我机能论等,其中最有影响和说服力的当属Bandura效能预期理论。Bandura[1-3]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认为行为动因的中心机制是自我效能感(Per-ceivedself—efficacy),它影响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情绪过程。不同领域的研究显示[4],它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能说明个体在社会情景…  相似文献   
176.
中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燕  曹子方 《心理科学》1997,20(3):230-234
用囚犯两难游戏和懦夫游戏作实验材料,采用L16(215)正交实验设计,对64名初二、高二学生在不同实验情境中的合作行为反应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交流的预期、交流的进行、被试对对手社会地位的评估、以及被试所面临的游戏矩阵和被试自身的年龄特点都影响被试对对手的表征,进而影响被试游戏行为的决策过程和合作行为的反应倾向。研究结果支持社会表征理论,为创设有利于合作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7.
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和同伴提名测验,以1089名小学和初中学生为被试,考察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特点.研究发现:(1)小学生的欺负者/受欺负者显著高于初中生;(2)男生中的期负者显著多于女生;(3)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高于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和未参与者,但同伴接纳水平与未参与者无显著差异;(4)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高于、同伴接纳水平低于未参与者.在男性受欺负者中被拒绝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非受欺负者,但女性受欺负者中被拒绝的比例与女性非受欺负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8.
在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和备用容量模型框架下,探讨心理社会资源、拒绝敏感性在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选取14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与积极心理变量结果相关度最高的乐观、控制感、自尊和外向性四种人格特质问卷作为心理社会资源的测量工具,同时施测了MacArthur主观社会阶层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还收集了被试的父母亲职业、受教育程度及月收入水平等客观家庭社会阶层指标。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社会阶层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社交焦虑,心理社会资源水平、拒绝敏感性在二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家庭社会阶层还顺序性地通过先影响心理社会资源、再影响拒绝敏感性这一链式路径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预防和干预低阶层大学生社交焦虑,未来可以考虑提升心理社会资源水平和降低拒绝威胁敏感性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9.
以544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控制了相关人口学变量后,消极饮酒期望对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对消极、积极饮酒期望及两者交互作用与饮酒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28.31%的中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13.60%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8.27%曾醉酒;(2)积极饮酒期望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消极饮酒期望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在消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饮酒期望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4)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表明,低消极期望组中,随着积极期望的提高,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消极期望组中,无论积极期望高或者低,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均较高。研究结果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0.
歧视知觉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歧视研究领域中的"强势心理学"现象开始减弱,研究者们逐渐重视弱势群体自身对于歧视现象的知觉与反应.本文在整合歧视知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就歧视知觉的概念内涵、测量进行阐述;继而从"风险"与"弹性"两个方面,分别探讨歧视知觉的消极影响效应与间接性的积极影响效应;最后从整合的视角,对歧视知觉影响效应的内在机制——拒绝认同理论进行讨论.未来歧视知觉领域的研究将会进一步细化群体成员资格;重视考察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的作用差异;加强探讨个体水平的中介变量的作用;更多关注儿童群体的歧视知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