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算法拒绝意指尽管算法通常能比人类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但人们依然更偏好人类决策的现象。算法拒绝的三维动机理论归纳了算法主体怀疑、道德地位缺失和人类特性湮没这三个主要原因, 分别对应信任、责任和掌控三种心理动机, 并对应改变算法拒绝的三种可行方案: 提高人类对算法的信任度, 强化算法的主体责任, 探索个性化算法设计以突显人对算法决策的控制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以更社会性的视角探究算法拒绝的发生边界和其他可能动机。  相似文献   
32.
接受,也是爱     
衣娜 《天风》2013,8(8):17
在教会中,我们常常被教导"施比受更为有福"、"爱人如己"和"彼此相爱",却很少接受爱的教导,仿佛接受爱只存在于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中。不知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需要付出爱,给爱一个寄托;同时,也需要接受爱,来满足心灵的需要,让爱传递下去。圣经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耶稣虽然是施爱者,但却肯接受人的爱来表达他对人的接纳。还记得,一个有罪的女子,大庭广众之下,在耶稣脚前哭,用泪水湿了他的脚,用头发擦干,用嘴亲耶稣的脚  相似文献   
33.
儿童2岁时的不顺从对4~11岁间社会适应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室观察、母亲报告和教师报告,对138名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岁儿童进行追踪,考察2岁时的不顺从行为对4岁、7岁和11岁时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2岁时的消极不顺从行为可正向预测7岁时母亲报告的外显问题行为、教师报告的攻击性-学习问题和11岁时母亲报告的学习问题。(2)2岁时的拒绝/协商行为可正向预测4岁时母亲报告的多动。(3)2岁时的反抗行为可正向预测11岁时教师报告的内隐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34.
智慧语丝     
主流相声界并不是因为失败而烦恼,而是因为失败了找不到借口而烦恼。——郭德纲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蓉  相似文献   
35.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蝙蝠是十分灵巧的飞行动物,为什么落到地上后就飞不起来呢?一天,父亲带我到一个山洞。只见洞顶和洞壁倒悬着无数的蝙蝠,可就是没有栖落在地面上的。父亲见我不解的样子,说,这是蝙蝠在给自己一片危崖。蝙蝠为什么要给自己一片危崖,让自己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呢?我问。父亲说,蝙蝠一旦脱离了攀附的洞壁,它就会直往下掉,为了避免坠落而亡,它只有尽全力地扑打着双翼,努力  相似文献   
36.
医师不得拒绝诊疗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患纠纷频繁发生和医患关系不和谐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首先对我国现行医师不得拒绝诊疗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概述,并分析了明确医师不得拒绝诊疗义务的法律与伦理上的原因,指出了医师不得拒绝诊疗相关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最后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及现实操作进行思考。以达到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一、回避,闪开对方的言语攻势,妙转话题,退让之中巧隐“不”。《孙子兵法》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即没有正面交锋,就使对方败下阵去,这是好中最好的,在很多时候,回避,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争辩,从而心平气和,从容出策。利用回避让对方认识到所提要求不合情理,拒绝就显得顺理成章了。(1)将话题引到看似无关的方面上去。语言专家吕叔湘曾应邀作过一次学术报告,席间突然有人要求吕老谈谈当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这个问题太大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但吕老并没有不耐烦地一口回绝,而是幽默地说:“你不让我回家吃饭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38.
记忆中专长效应的理论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谊  吴明明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3,26(3):543-544
1 引言专家借助专门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能快速而有效地记忆该领域的信息,这就是记忆中专长效应(expertise effeets inmemory recall)。对记忆中专长效应的科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三位俄罗斯教授(Djakow,Rudik,petrovsky,1925)曾在实验室中研究了8位超一流国际象棋棋手的记忆能力,并得出结论,大师的非凡记忆能力并非在任何材料上都得到体现。这一研究与其它早期探究专家记忆的研究一起,促使研究者开始探讨记忆中专长效应的内在机制或思维  相似文献   
39.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四川某医科大学与重庆某综合类大学553名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进行施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了自豪与社会支持、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在真实自豪和人际信任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真实自豪通过社会支持对人际信任间接产生影响;(2)拒绝敏感性对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起到调节作用,即社会支持对人际信任的影响随着个体拒绝敏感性水平的降低而提升;(3)自大自豪对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0.
采用静止和动态空间定位任务对飞行员与普通被试进行对照研究,考察参照条件、目标数量、空间性质对空间定位的影响,探索静止和动态视觉空间模板表征建构特征及其个体差异。结果显示:(1)在静止空间,有距离参照定位任务是较易任务而无距离参照任务较难,飞行员的无距离参照任务完成较好;(2)在运动空间,有运动轨迹参照定位任务较易而无轨迹参照任务较难,飞行员两种任务均完成较好,无参照条件使控制组正确率大为下降。(3)两组在双目标任务上的差异比之单目标任务更大,且飞行员表现出双目标协同优势。结论:飞行员视觉空间模板的功能更强,表现为对静止空间形成较为准确距离表征、对运动空间即时建构运动轨迹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