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犹太教的利未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未婚是历史上犹太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起源于《圣经》时代,由负责祭祀的利未人所制定.《申命记》记载:"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嫁外人丈夫,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早期儒学和犹太教关于智慧的伦理问题的比较研究,对智慧的社会性与道德性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哲学探索。在早期儒学和犹太教中,智慧均与知识和道德紧密联系,知识、道德和智慧之间形成了微妙的互动关系;而且它们的智慧观,把个人与宇宙连接起来,与当时人们思考的世界神圣秩序密切相关,具有超越的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53.
"全球伦理"运动席卷全球,掀起了寻求普遍伦理以及各文明、宗教对话的热潮。学者多重儒、佛、基督教等之间的比较,本文通过对佛教与犹太教的核心教义及律方面的比较探讨宗教对话的可行性,希望可以对宗教与文明对话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4.
饶本忠 《学海》2007,32(1):103-109
拉比犹太教是一个阶段性宗教,这一课题在国内鲜有人问津。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它起源于何时,何时终结,至今在学术界争论不断。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意在对拉比犹太教的源头进行详细探讨,同时对拉比犹太教的内涵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55.
尽管以色列是一个世俗国家,但犹太教在该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犹太教的影响力与犹太民族的历史传统、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性质以及多党制的基本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近年来以色列国内正统派犹太教势力处于明显上升趋势,宗教党致力于为其成员争取在社会生活以及经济上的特权.这一切渐渐成为社会矛盾和政治紧张的根源,导致2012年5月执政联盟危机.尽管政治危机暂时解除,但围绕犹太宗教党派拥有的超合理性的影响力以及犹太教徒享有的特权的斗争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56.
刘南阳 《学海》2014,(2):184-190
一般认为,公元一世纪末,犹太拉比制定异端祝祷咒诅基督徒,以便把基督徒驱逐出犹太会堂,这是导致基督教在二世纪初从犹太教分离的关键因素。而近期研究对异端祝祷最初的谴责对象,以及拉比何时建立对犹太会堂的控制,都有争议。本文对上述争议进行分析,探讨异端祝祷的最初文本、谴责对象,并结合拉比权威在犹太社会中确立的过程,评估异端祝祷实际产生的影响,认为异端祝祷不足以作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于二世纪初分离的关键证据。  相似文献   
57.
本文是对美国学者艾德·帕里什·桑德斯《保罗与巴勒斯坦犹太教》一书的研读评述,对其中一些关键论点和概念予以辨析,并以此为基础检讨过去三十余年中新约学术里的保罗新视角运动之得失。  相似文献   
58.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受圣灵启发而发起的。三自有其圣经依据,而且从初期教会的实践也得到证明。《使徒行传》记载使徒在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怎样三自。教会成立之初,还没有从犹太教里分出来,第一批基督徒同时都是犹太教徒。当外邦人也成为基督徒时,出现了要不要让他们也成为犹太教徒的问题。一派认为应该,另一派以保罗、彼得、巴拿巴为代表的提出“人因信称义,不在乎遵行律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9.
胡浩 《宗教学研究》2013,(1):263-267
出于对犹太启蒙运动造成的激进同化倾向的抵制,19世纪初,现代犹太史中开始出现一种新观念,要求以科学方式重新定义和解释犹太教.聪茨和沃尔夫提出并阐释了“犹太教科学”的观念并推动了犹太教科学研究的发展.犹太科学文化协会成为早期科学运动的实践机制.科学观念还影响了诸如约斯特、格列茨、盖格尔、弗兰克尔等一大批犹太学者,对犹太史学和犹太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王春华 《天风》2013,(5):32-33
"阿们",又译"阿门"(天主教昔译亚孟,今译阿们);希伯来语是Amen,意思是"但愿如此,实实在在的";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用语。"阿们"一词的使用,可见于圣经。"阿们"最初用于犹太教,后来为基督教所采纳。基督徒常在祷告或赞美时,运用"阿们"作为总结和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