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安心 《佛教文化》1995,(4):16-16
1939年5月,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的时候、在佛教圣地南岳衡山,一支由佛门弟子组成的抗日救国组织——“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了。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同志正在衡山,他非常重视这支佛门弟子的抗日队伍,亲笔为他们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相似文献   
32.
据史料记载,明代之前,伊斯兰就进入澳门,尽管在具体时期和进入方式上还存在不同的见解,不过从历史遗留来推断,伊斯兰在澳门的进入,还是通过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他们从中东及波斯湾远道而来,在澳门落地生根。二战期间,有大量回族躲避战乱来到澳门。另外还有香港的华人穆斯林,印巴穆斯林以及其他族群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33.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正7月7日,在马英林主教的带领下,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全体职工共同收看了"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电视实况直播。收看中,大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致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圆梦中华!马英林主教说,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就侵略我国东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正式拉开了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的罪恶历史。这一天也是中国全  相似文献   
35.
郑利群 《天风》2010,(1):37-38
<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宗教事业是其德育事业的主导性事工。目的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联络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感情,让青年的"言行与基督相符,并助之为自己为社会而发现  相似文献   
36.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五十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战场牵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我们中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乃至1937年芦沟桥事变,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多少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浴血奋战,才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今年已是七十多岁了,作为一个佛教徒,特地向广大有爱国热情的同胞们,介绍一位爱国爱教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僧人——本秀。  相似文献   
37.
“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这句话是列宁说的。但把这句话发挥到极致的人,当属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打败法国之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之后便对伦敦实施了长时间的疯狂轰炸。  相似文献   
38.
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宗教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和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精神,分析和研究当前民族宗教工作的形势,总结和交流2005年民族宗教工作经验,安排和部署2006年民族宗教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十一五”期间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马坚先生和庞士谦老师,是两位受到人们尊敬的伊斯兰教学者,对国家、民族、对文化教育、对伊斯兰教事业、对中国同阿拉伯的学术文化交流等方面部做出了显著贡献。抗战后期,我在甘肃平凉国立陇东师范阿拉伯文专修班就读时,同学们每提及两位学者,无不表现出景仰的神情。读过他们的译著的人,都感到内容新鲜,增长了知识,受到了启迪。  相似文献   
40.
陈孝卿 《天风》1994,(5):16-16
座落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明德路1号的基督教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是解放前由信徒们捐资购置后使用的。文革期间,这里的教会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到1985年8月落实政策时,修建成了100平方米的简易的两层小楼。但弟兄姊妹们不为环境所困,热心崇拜聚会,在这个只可坐300人的地方,常常坐满了七八百人,连院内的每一块地都给挤满了。主日虽有两次聚会,还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