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唯物史观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批判,认为人类解放是历史的必然.人类解放将产生全新的社会主体,社会能够预先规划全面合理的社会生产活动.作为主体的社会既与通常的个体形态的主体相似,又比个人主体更有能力,是一个"社会-鲁滨逊".社会-鲁滨逊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一方面依赖于想象力,另一方面依赖于辩证法.想象力虽具有创造性,却根本地受制于经验.而辩证法是在反思性前提下呈现客观历史进程的,它只有去除反思性才能预断未来,但这样它的效力就会成为问题.就这两方面来说,作为主体的社会总不免令人产生理智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2.
陈乔见 《现代哲学》2011,(6):103-107
公私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关系。从公私的实然义,即君国与社会及个人的层面考察儒家的公私利益观,更能得其实。儒家尊重个体权益,肯定个体正当权利之于国家霸权利益的优先性,为士农工商等私人谋求利益乃国家之根本目的和责任。儒家也承认国家利益的必要性,但需给予限制,以免损害到私人利益,赋税是调节公私利益的杠杆。概言之,若从公私利益关系看,儒家倡导公私互动、公私共谋的公私利益观,并不主张惯常所认为的"崇公抑私"、"以公灭私"、"大公无私"等观念。  相似文献   
103.
姑且不论古典艺术的形式法则,单是对古典之美进行审美主体方面的考察,便会发现在古典艺术兴盛的特定时期,审美主体的趣味是艺术审美形态的主导因素.在由情感与理智构成的二元因素结构的心理中,审美主体表现出了整体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的达成也需通过情感与理智的斗争和妥协.在古希腊时期,哲学理性处于对个体情感的绝对驾驭地位,而在中世纪,宗教理性则取代了个体情感,支配了主体的审美判断.最终,在古典时期的审美主体心理倾向上,发生了情与理的斗争,并以理的全面胜利收场.自然,古典艺术表现出了崇高的理性光辉.  相似文献   
104.
李彬 《道德与文明》2011,(3):102-106
当前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个体生活呈现出新的特点。以道德的眼光来审视个体生活,可以发现,在个体的生活中出现了与社会道德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而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困境,比如,生活的功利化使生活的意义受到冷落,生活的物质化引起人们对消费公平的质问,生活中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和沉溺带来的道德隐忧,等等。走出这种道德困境在于提升个体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把意义纳入自身生活的内容之中,做一个有道德和有追求的人。  相似文献   
105.
任志洪  江光荣  叶一舵 《心理科学》2011,34(5):1106-1112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404名中学生,对其施测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我的班级问卷和抑郁问卷,应用无约束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结构方程中介效应检验技术,分别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抑郁关系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竞争三者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但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不佳;(2)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青少年抑郁间起着中介作用,其中核心自我评价在竞争与抑郁间关系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的常规现象,这在我国理论界多有表现.如理论界对道德冲突、道德矛盾、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及个体道德的培养等方面展开过深入而激烈的讨论,这对于探索道德发展的规律、推动学科研究的深化乃至促进道德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是现实的反映,现实道德困境的形成和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道德困境理论的研究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7.
社会认知涉及对社会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偏见从其属性上看是一种态度系统。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加工产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能揭示出偏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本文将介绍近五年来西方学者的在此方面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归类加工、编码加工、刻板印象以及面孔识别。并对下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8.
早期剥夺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与海马BDNF 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期剥夺对大鼠行为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早期剥夺组,早期剥夺组在出生后1~14d每天孤养4h。监测体重,在出生后36?64天进行液体消耗试验,每周一次。12w龄时,进行穿梭箱试验,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BDNF含量,原位杂交法观察海马BDNF mRNA的表达。早期剥夺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水摄入量与糖水偏爱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穿梭箱试验中,早期剥夺组大鼠在训练时的穿梭反应次数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测试时,两组大鼠的被动逃避行为、主动逃避行为与逃避错误次数无显著差异。早期剥夺组大鼠海马BDNF含量、CA1区和CA3区BDNF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5)。提示早期剥夺可导致大鼠生长减慢,表现出快感缺失的抑郁样行为,但未诱导成年大鼠表现出明显的习得性无助倾向,早期剥夺能下调成年大鼠海马BDN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9.
为了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现状及其对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对104名ACS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HAD(d)、SF-36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1.73%的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ACS伴抑郁障碍SF-36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抑郁障碍;HAD(d)总分与SF-36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因此ACS患者是抑郁障碍的易感人群,且抑郁障碍可降低ACS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