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 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 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 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 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 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 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 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 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2.
抑制性建言(Prohibitive Voice)是近年来建言行为领域的一个新兴话题,其强调的是对防危问题的关注而不是工作创新改进,是组织健康的一种重要保障。研究者主要从抑制性建言的概念、测量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性的评述及梳理。未来研究应注意从个体情境互动视角探究抑制性建言的诱因、双刃剑效应视角识别抑制性建言的实施效果和对抑制性建言的中国本土化权变作用等方面继续努力完善。  相似文献   
53.
《学海》2017,(6)
本研究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环境—行为"交互作用的逻辑,考察了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并构建多层模型探讨了威权领导对建言行为的跨层次效应。通过两个时间点两种数据源的研究设计,共收集到58个团队435名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后,研究结果显示:外向性人格特质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威权领导虽然对员工建言行为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在外向性人格特质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4.
以说服和面子理论为基础,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领导者建言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相对于促进型建言,抑制型建言给领导带来的面子威胁更大,且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在建言类型与建言采纳之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而幽默类型与水平影响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的程度,积极幽默水平越高,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的程度越低,其建言采纳可能性越高。这表明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在建言类型与建议采纳间起中介作用,幽默调节了此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5.
通过分析由问卷调查获得的274个配对样本,探讨参与型领导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参与型领导与建言行为正相关,建言角色认知起中介作用;建言角色认知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不仅受依赖型自我建构的负向调节,还受独立型自我建构正向调节;参与型领导影响建言行为的间接效应受依赖型自我建构的负向调节,受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正向调节。结论:参与型领导通过建言角色认知激发员工建言,员工自我建构类型影响参与型领导的效能。  相似文献   
56.
从个体、领导和同事角度出发,采用2个时间点员工-主管配对问卷调查法对299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建设性建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建设性建言有正向影响;(2)员工-领导价值一致性和员工感知凝聚力在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建设性建言关系间起双中介作用;(3)同事消极约束显著负向调节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感知凝聚力间的关系,即当同事消极约束水平越低,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感知凝聚力的正向影响越高;(4)同事消极约束在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领导价值一致性间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7.
张炳涛  卿涛  杨付  张友欣 《心理科学》2019,(5):1180-1185
抑制性建言(Prohibitive Voice)是近年来建言行为领域的一个新兴话题,其强调的是对防危问题的关注而不是工作创新改进,是组织健康的一种重要保障。研究者主要从抑制性建言的概念、测量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性的评述及梳理。未来研究应注意从个体情境互动视角探究抑制性建言的诱因、双刃剑效应视角识别抑制性建言的实施效果和对抑制性建言的中国本土化权变作用等方面继续努力完善。  相似文献   
58.
周浩  盛欣怡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1980-1987
在中国高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 员工对于建言大多抱有观望的心态, 管理者向下属征求建言可能是破解员工建言难题的关键所在。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沟通要素模型, 提出管理者征求建言在形式与内容上存在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进一步提出, 管理者的权力距离、变革氛围感知、管理者自我效能通过征求建言意向的中介作用影响征求建言, 而变革氛围感知、管理者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会影响管理者征求建言的形式与内容。对管理者征求建言的分析, 从关注员工开口说转变为关注管理者开口问, 为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建言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9.
十二届五次全国政协会议于3月3日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族各界的近三千位委员共济一堂,对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政协民族宗教界,有两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委员在过去几年的政协会上相遇、相识并相知,成为一对  相似文献   
60.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共2169人,其中宗教界委员69人,比十三届全国政协宗教界委员多4人。69名宗教界委员中,有新任委员25人、续任委员44人,既补充了新鲜血液,又保持了队伍的稳定性,也便于工作的传帮带和继往开来。此外,还有几位宗教界人士作为特别邀请人士、少数民族界委员参会。新一届政协,新一届委员,展现出新的精神和气象。大家心气足、状态好、热情高,以昂扬的姿态、高质量的议政建言,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