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段锦云  张晨  徐悦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568-1582
研究目的在于明确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共81篇实证文献被纳入元分析, 被试人数为39118人。结果发现, 员工年龄、教育程度、组织任期和职位均与建言行为显著正相关, 即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组织任期越长的员工会表现出越多建言行为; 同时,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职位高低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高、低职位员工的建言行为数量差异明显, 而在非中国情境下, 员工职位高低对其建言行为的数量影响差异不明显; 此外, 建言行为的数据来源对员工年龄与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 采用他评方式时, 年龄与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人口统计特征预测建言行为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 并为未来建言行为的相关研究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22.
曹科岩  李宗波 《心理科学》2016,39(3):644-65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的253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契约破坏、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检验领导成员交换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建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领导成员交换显著调节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较佳时,心理契约破坏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23.
卢红旭  周帆  吴挺  严进  邵闫  刘艳彬 《心理学报》2019,51(12):1375-1385
以往研究普遍从建言行为的建设性意图特征出发, 探讨其关键前因、产生机制和情境因素, 但却较少关注建言行为的工具性目的。基于资源保存理论, 本研究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工作压力影响员工建设型建言和防御型建言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某建筑企业386名员工进行两阶段调查, 结果表明:工作压力与防御型建言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与建设型建言存在负向相关关系, 自我损耗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另外, 领导开明性正向调节自我损耗和建设型建言的负向相关关系, 并正向调节工作压力通过自我损耗影响建设型建言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4.
朱金强  李海 《心理科学》2018,(4):942-948
现有研究主要探究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影响的直线效应,而对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研究不足。基于激活理论,实证检验了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倒U型的影响,即上级主管辱虐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员工建言行为,只有适度的辱虐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员工建言,性别调节了上述关系。这一研究发现表明适度的辱虐管理能够给组织带来积极效果,深化了人们对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李树文  罗瑾琏 《心理学报》2020,52(9):1121-1131
基于人-环境匹配和资源保存理论, 研究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 从二元视角分析了领导情绪评价能力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通过对43位领导与182位下属的配对问卷调研, 结果表明:(1) 相较“低领导-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 在“高领导-高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情境下, 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更高; (2) 相较“高领导-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不一致, 在“低领导-高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不一致情境下, 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更高; (3) 内部人身份感知在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 相较领导-下属性别相同, 当领导-下属性别不同时, 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更强。研究从情绪评价能力、性别的二元匹配视角揭示了员工建言的前因, 为领导与下属间交互影响提供了更多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26.
伦理 1( 1 与组织管理领域的常规做法一致, 本文将伦理与道德看作同义概念, 交替使用。)危机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 现有文献较多关注微观视角的伦理行为, 缺乏从中观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开展研究, 导致在实践上无法形成有效的制度化抓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为中观视角的企业伦理实践之一, 正是针对伦理问题的有效回应。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伦理领域的交叉点, 从三个方面构建伦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框架:(1)基于社会情境理论探讨伦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伦理绩效的影响机制; (2)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伦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团队伦理建言的跨层次影响机制; (3)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讨伦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个体伦理建言的跨层次影响机制。研究将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并为企业有效实施伦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27.
林丽雪 《心理科学》2020,(6):1463-1469
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心理所有权一直以来颇受中国组织中的员工所重视。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国情境下心理所有权的自我维持模型。以一家大型事业单位的467名员工以及103名领导者为样本,本文采用时间滞后设计检验了心理所有权、内部人地位感知、积极过往取向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内部人地位和心理所有权(T2)能够在心理所有权(T1)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积极过往取向能够调节员工的心理所有权与感知内部人地位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在建言行为发生链中, 管理者扮演着征求者和反应者的不同角色。在管理实践中, 管理者却罕于从员工处征求建言, 或未能对员工建言做出有效反应。在学术界, 目前有关管理者征求建言、纳谏和建言/建言者评估的研究日益丰富, 但不成系统。为解决这些实践和理论上的不足, 提出并整合建言行为链框架; 并基于输入-过程-输出模型, 从管理者角色入手, 系统分析和归纳管理者征求建言、采纳建言、评估建言(者)的前提和结果, 以诠释管理者在员工建言行为链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 并为管理者更好履行建言管理职能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9.
回顾中介变量的基本概念和Baron and 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基本方法,并对其理论观点进行新的思考,同时结合多种检验方法,介绍一种新的检验程序。该程序对中介效应的分类给出了新的提法;将间接效应a×b的显著性作为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并推荐使用bootstrap法对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0.
员工为什么不建言: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组织和谐的特征不利于组织中建言行为的发生;权力距离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长期观念可能也会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具体文化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