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10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41.
以生命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为标志,医学人道主义思想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当代生命伦理学是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产物,其体系由伦理基础、原则、问题和技术四个维度构成,主旨是从一定的伦理基础出发构建伦理原则,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做出对技术的回应。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构建是生命伦理学主要的实践形式。作为医学人道主义的现代形式,生命伦理学由于从技术出发重点关注非常态的医学、关注少数人群和对美德的相对忽略,使其不能完成代替传统医学人道主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842.
医学科技的价值负载、医学技术的主体化趋势以及医学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必须对医学科技的发展进行控制,技术控制主义思潮为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而技术的社会形成论与技术独立性的限度确证了对技术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对医学技术进行控制主要有技术手段和社会手段,采取技术手段必须防止盲目乐观主义陷阱;采取社会手段则必须妥善应对斯诺难题,实现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的有机融合。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在医学技术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3.

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对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人工智能已经在数据收集、分析、建立模型、心理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并具有适合特殊时期、便捷、减少污名化、缓解医疗压力和增加对精神疾病的全面认识等优势。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技术方面有算法偏差、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数据准确性等问题;伦理方面有污名化、责任归属、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公众的知情同意等问题。作为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我们应当积极适应并推动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44.

供精助孕技术作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之一,是实现不育症家庭生育后代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类精子库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的介绍,探讨全球不同社会环境下供精助孕技术所面临的对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伦理问题。讨论供精过程对捐精者的心理社会影响、供精助孕技术后代的知情权及其与供精者的关系界定、供精助孕后代近亲婚配及社会地位和心理状况、实施供精助孕技术对社会学父亲心理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供精助孕技术在辅助生育上的优势并协调社会家庭结构将是未来辅助生殖技术政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45.
圣红教导我们当记念穷人(参加2:10)。作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们看到《天风》有关边远贫困地区教会信徒生活艰辛的报道,我们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那里的弟史姊妹们没有教堂,缺衣少食、没钱没电、人畜同住、缺少家具、培养不起神学生、学龄儿童无力就学……但那里的弟兄姊妹饥渴慕道的心。  相似文献   
846.
在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关系的争论中,人们非常真诚地希望以道德匡正技术,以价值理性祛魅工具理性。这当然不乏合理性。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道德是否先在地就是善的,是否无条件地具有拯救现代技术的资格与功能?“道德对于技术究竟能做些什么?其合理性限度是何?”可能是我们在思考现代技术及其价值合理性根据时必须加以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7.
组织与个人面临的许多决策,既无纯粹获益,也无纯粹损失,往往需要同时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加以权衡,这类损益兼具的决策称为混合跨期决策。过往研究通常沿用纯粹获益或损失跨期决策的理论框架,缺乏与混合跨期决策相匹配的理论建构和决策过程探索。基于此,本研究从趋近-回避动机理论出发,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研究1拟探讨混合跨期决策中动机冲突特点,及其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2则计划分别操纵影响动机冲突程度的内源性因素(得失金额的相对差异程度)和外源性因素(资源有限程度),试图揭示动机冲突程度与混合跨期决策之间的因果链条。研究3拟采用鼠标追踪技术,基于决策过程指标进一步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我们预期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动机冲突视角揭示并建构混合跨期决策的作用机制,同时也将为涉及混合跨期情境的企业管理和个体消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8.
当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中新兴技术的迭代所形成的对人类道德秩序的搅动使实验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了新的挑战。实验伦理学需要依赖新技术路径应对其他新兴技术所产生的道德难题,如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研究人工智能的道德决策。但实验伦理学的新技术路径自身又会负载实验方法的科研伦理困境。因此,新兴技术既产生了新的道德难题,也推动了实验伦理学研究框架的变革,二者之间可能的协同演化关系是:新兴技术依靠实验伦理学获得道德合法性,实验伦理学则借助新兴技术扩展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49.
推行适宜技术和诊疗最优化的原则是避免过度医疗的有效途径。而在口腔专业中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口腔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健康、美观,这一目标有赖于患者的主观评价;患者在治疗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医生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具体的执行。因此口腔科适宜技术的基本要求是:适合患者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符合医学专业诊疗原则的要求以及适合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而口腔临床工作中应该以最优化的治疗作为实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50.
创造力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同感评估技术(consensusassessmenttechnique),又称主观评价法,是Amabile于1982年提出的评价创造力的一种方法。文章简要回顾了同感评估技术出现之前,基于发散思维测验的创造力评价法及其局限性。人们在寻求新的创造力评价方法的过程中,提出了同感评估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同感评估技术的理论基础,即它的同感定义和概念定义,然后说明了同感评估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通过与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比较,对同感评估技术作了评价,指出了CAT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