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技术认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阐明技术认识论的性质、内容和理论系统,必须从技术认识开始,这是研究技术认识论的基点。明确技术认识的一个前提是准确把握什么是技术,澄清技术认识与非技术认识的界限,以此为基础才能明确什么是技术认识。一、技术与技术认识  相似文献   
962.
国内大部分学者在进行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时,仍停留在单纯移植西方生态理论,或者发掘经典教义中有关生态的论述进行诠释上面,而忽略了佛教生态观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于此借用“批判佛教”所引发的问题,对国内学者进行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时的若干盲点进行反思。生态保护问题,绝不只是人类群体与大自然间的技术关系问题,它严重地深刻地同人类的社会问题纠搅在一起。它既是科学技术的,也是文化的宗教的,更是政治的社会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佛教生态观建构时,应深入发掘佛教原有的强烈地批判意识,更好地加入社会实践层面的批判。  相似文献   
963.
马克思宣告宗教批判已经终结,继而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转向对现实的批判。本文旨在探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如何一以贯之地推进其宗教批判,思路,分别从三个层面考察宗教批判"道成肉身"转化成了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由此揭开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实质的神秘面纱。以宗教批判为线索来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在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和其与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之关系所作出的批判性反驳,此外,对于研究改革开放视域下中国社会意识变迁之哲学基础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4.
通过对马克思几句著名格言的分析,我们看到,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主要以基督教为原型),既是一个否定、颠覆的革命过程;又是一个无法决绝断裂的文化承继发展过程.马克思思想与基督教是两种具有许多本质差异的世界观、人生观,但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并不一定是两者相互诋毁、相互对抗的根本,也可以成为双方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的前提;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对上帝存在不存在问题的辩驳,因为这其中包含着对于世界、历史、人的价值、生存意义、人格尊严的革命性宣告;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对近现代基督教思想家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65.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区域间经济溢出与技术溢出整合分析框架,以引资政策竞争为切入点,构建地方政府博弈模型,探讨区域竞争效应,并通过对模型推演得出一系列推论。研究发现,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会充分考虑其决策对其它地区的经济与技术溢出效应,透过对双重溢出效应相对大小的考量,并结合短期或长期利益追求以及自身所处客观环境条件而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据此能够理解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行为,特别是对现实中地方政府引资竞争中为何屡屡出现恶性竞争现象给予了符合逻辑的解读。技术溢出效应导致区域创新投入并不一定能够显著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对短期经济目标的追求。所以,需要更高层面的政府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构建跨区域的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扩大技术溢出效应,这也使得设计整体社会利益最大化追求机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66.
威尔豪森在其《以色列史绪论》中提出著名的来源批判理论。本文论述了这一诠释方法提出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也探讨了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及其对以色列史的重构,评述了威尔豪森之来源批判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圣经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7.
刘宝根  周兢  李菲菲 《心理科学》2011,34(4):943-949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利用血液的主要成分对600-900nm近红外光良好的散射性,从而获得大脑活动时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目前该技术开始运用于自然情境下的高级认知、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该技术具有造价较低、便携性好,无噪音、无创性和对实验过程中被试动作不会过份敏感等优点,但也存在空间分辨率不高和校正算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不足。未来fNIRS的研究可以与fMRI等其他成像技术进行结合,开展婴幼儿和特殊人群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以及自然情境下大脑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68.
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和阅读时普遍采用的学习策略。本文对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笔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从笔记的功能、笔记效果的影响因素、学习障碍学生的笔记研究和基于网络的笔记研究四个方面对以往的笔记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在笔记效果的影响因素方面,又分别从笔记技术、工作记忆、元认知知识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另外本文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969.
邹诗鹏 《哲学研究》2012,(5):3-13,128
<正>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即《德法年鉴》时期(1843年夏至1844年2月),这是一个马克思本人告别古典自由主义以及浪漫主义传统,转向激进民主主义思想,进而孕育共产主义思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集中撰写了几部政治哲学著述,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  相似文献   
970.
殷杰  尤洋 《哲学研究》2012,(8):61-67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向来都与价值和性别无涉,然而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种关注女性道德和政治地位的认识论出现在哲学中,这就是女性主义认识论(Feminist Epistemology)。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产生跟社会领域中普遍进行的科学批判密切相关。这种批判之核心在于对传统认识论提出深刻质疑:既有从社会文化层面进行的外部批判,又有对科学本身进行的内部批判。自启蒙时代以来,社会领域中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张力:一方面,是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公认模型,它所处理的是客观可度量的现象,揭示了由数学规律所统治的世界,并作为一种标准模式为科学、道德、价值等所广泛采纳;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