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提升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要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至社会治理领域。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打击邪教违法犯罪的紧迫要求,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Z市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分析,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探究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原因,为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2.
《学海》2017,(6)
在工业化进程中,领域分化使人们的生活陷入到了支离破碎的状态,人们在不停地进行领域穿梭和角色转换中变得碎片化。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开始寻求从碎片化到总体性的回归,这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治理变革对完整人格的必然追求。在人的总体性的回归过程中,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也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运动。而在这个逐渐走向成熟自治的多元化社会里,基于个性化特征所建构起来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也都走向了个性化定制的思路,并且社会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治理方式也将沿着这一全新的方向发展,社会治理变革的问题已然成了如何建构合作治理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3.
《学海》2019,(6):15-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经历了前后相继、创新发展的三大阶段:国家总体控制阶段、国家放权改革阶段、特色制度整合阶段。这种变革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政治领导核心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握客观要求、转变治理理念的行动结果。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国家治理体系变革仍需要坚持"特色制度整合"的原则,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调动、规范和统合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以有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64.
《学海》2017,(6)
政策是社会的权威性规则,也是社会的公共信息。政策过程也是信息过程,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搜集、处理和利用相关信息。国家积极获取关于社会事实的信息,以实现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但与表面的条理化、清晰性和准确性相反,实际的政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处于清晰与模糊光谱的某个节点上。模糊性是政策过程所难以避免的,既能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也会带来大量潜在问题。模糊性在政策实践中会引致不同层级政府不同的行动策略,形成不同的政策过程模式。不同的策略嵌入在不同的政策情境中,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使政策过程呈现出高度的模糊性,为理解国家治理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65.
宗教极端主义并非宗教,而是宗教政治化的产物。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危害边疆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是"三股势力"的思想基础。治理宗教极端主义需要追根溯源,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政府、公民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是一种动态、主动的治理模式,可以在当前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6.
《学海》2016,(3):46-54
在农村贫困地区基层政府不再主导、甚至基本退出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村委会自身经济难以维续、政治权威不足的现状下,如何动员村民参与村庄社会治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粤西Y市D村的乡贤理事会制度是一种新的探索,为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之一,也为反思"乡政村治"体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36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根本方式,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期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指引,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宗教工作经验,完善涉及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探索宗教工作法治化路径,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368.
张康之教授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合作治理的思想主张.在具体的分析和论证中,该书的空间分析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法论转向,对理解公共治理的状况和行政伦理的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从空间的维度对政府演变的理想类型进行解读,可以建构一套清晰而连贯的分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合作治理的主张是方向性的和原则性的,还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这也应当成为推动治理变革的思想工具,促进合作治理的普遍实现.  相似文献   
369.
《学海》2016,(3):55-62
城市化带来的"撤村并居"使得农村回迁社区成为一类重要的城市社区单元。目前国家层面关于这类社区中村委会的职能、居委会的承继问题等并没有指导性原则安排,各地的回迁社区在治理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发展出多种型态。本文通过比较个案研究,分析了回迁社区中村委会的角色期待,及其在实践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提出经营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村委会在回迁社区基层治理中的典型角色。从其职能履行的特点可以看出,村委会具有居委会所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因此当前回迁社区治理的重点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简单替代,而是如何引导两套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370.
《学海》2017,(5):95-102
本文将乡村建设运动置于民初政治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指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在于,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以抽象政治为出发点的制度改革向以民情经验为基础的社会治理转型。如何塑造能够支撑共和政治的社会与公民基础,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任务;而这一目标也构成清河试验围绕"区域"理论而展开的社会治理实践的基本前提。早期燕京学派学者界定了以"市镇"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的边界,并以"乡约"为底本构建了适应于中国历史民情特点的社会组织原则;同时,他们进一步将这一原则应用于清河试验区的组织建设中去,通过推动运销合作社、地方新闻业等社会事业,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地方自治的可行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