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数字线估计任务的大量研究以纯数字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赋义数字。本研究以Siegler等的数字线估计任务为原型,探讨在对数字时间赋义条件下小学二、四和六年级儿童的数字表征形式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小学二年级是0-1000范围内数字表征从对数形式转换为线性形式的转折点,对数字赋予时间含义后,三个年级均出现了赋义效应。在线性模型和对数模型中时间赋义的作用相反,时间赋义表现出抑线升对(抑制线性模型提升对数模型解释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2.
使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的真假词汇判断任务,以母语为维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第三语言为英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维吾尔族三语者不熟练的第三语言的语义表征特点,即他们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储还是独立存储问题。结果发现,跨语言的启动条件下,在实验一,启动刺激(维语)与目标刺激(英语)之间具有语义联想关系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在实验二,启动刺激(英语)与目标刺激(维语)之间没有产生语义启动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被试的母语较容易启动第三语言,但非熟练的第三语言不太容易启动母语,这是因为被试的第三语言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练水平。  相似文献   
153.
本研究从三种宗教出发考查了一神论宗教的自我认知中的神圣和人类他者的表征。自我认知的概念是以叙事数据中的语义系统和情景知识为基础。考虑到认知图式形成中社会背景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比较宗教设计中的自我认知。样本包括60名指定的具有宗教背景的被试,对他们进行结构性访谈。在潜在语义分析(LSA)的计量模式中,通过比较自我和其它表征来绘出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图示。结果表明对所有的被试来说,在认知模式中的神圣表征与其父母相去甚远。与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不同,伊斯兰教徒好像是以自我认知为基础来表征人性的其它方面,这种自我认知主要参考对神圣的理解。在考查计量语义空间的时候,被试通常是通过与神圣和类似人物相应的方式来表征自我的。  相似文献   
154.
探讨阅读文章难易程度与文章字词和内容在小学生篇章阅读迁移中的作用。被试分为阅读水平高、低两组。采用个别方式施测,以阅读时间和阅读准确性为阅读迁移的指标。结果表明,低水平组被试的篇章阅读迁移主要依赖词汇表征;高水平组被试的篇章阅读迁移主要依赖内容表征,换言之,容易文章主要以内容表征进行迁移;困难文章主要以词汇表征进行迁移。  相似文献   
155.
汉语因果复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句子-图画验证任务(sentence picture verification task)探讨了汉语因果复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结果表明,汉语因果复句的项目表达顺序为"结果→原因"时,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中项目发生互换,其结果为"原因→结果"。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读者理解汉语因果复句是一个按照"原因→结果"固定方向进行系列加工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6.
外表真实区别、表征变化和错误信念的任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理论”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最活跃、最多产的领域。为了分析和比较“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该研究以济南市3所幼儿园中的233名3—6岁儿童为有效被试。进行了“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心理理论实验任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意外转移任务中内隐错误信念显著难于标准错误信念,易化错误信念与标准错误信念的难度不存在显著差异。(2)欺骗外表任务中外表真实区别难度显著低于表征变化和错误信念。(3)意外转移任务的错误信念显著难于欺骗外表任务的错误信念。  相似文献   
157.
基于对物理问题解决表征体系特征的研究,本文用口语报告法,对不同数理基础的被试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表征体系的动态特征差异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证明,数理基础扎实的被试,其物理问题解决表征体系的动态特征优于数理基础一般和数理基础差的被试  相似文献   
158.
几种时间表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时间表征外显与内隐的分类,对动力心理表征及表征动量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9.
关于儿童心理洞察力发展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将个体认识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统称为个体的“心态理论”(theoryofmind)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包含着人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思想、信念、愿望、意图、情感等,各因素间里逻辑性联系,该模式为人的行为提供一种因果性解释机制。“心态理论”模式的发展对儿童社会认知、适应性行为以及元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该研究涉及许多具体方面,本文主要提及下述几方面的研究:儿童早期对情绪的理解、儿童早期对伪误言行的理解以及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等。大部分研究发现,3—4岁是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发展的重要年龄。  相似文献   
160.
工作记忆中句法歧义加工的双重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伯约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9,22(2):109-111
本实验研究考察了高广度的中国中英文阅读者在对具有句法歧义结构的中英文句子是否在工作记忆中产生双重表征,以及任务难度对这种双重表征的保持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中文高广度阅读者能对汉语并列歧义产生双重表征;(2)中国的英文高广度阅读者能够对英语Ved歧义产生双重表征;(3)在回答提问的任务难度有所增加时,这种双重表征得以保持,其强度没有立即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