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杜维明的体知概念是在默会知识与儒家思想的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对儒家的德性之知传统所作的一种新阐释。体知是那种与认知相对、与实践结合、体现人格尊严的认识,具有认识的意义和实践的意义。杜维明对体知概念的论述与波兰尼在个人知识观上的建构工作有不少相近之处,两者都对传统科学知识观念提出质疑,为知识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2.
胡煦之"体卦主爻说"及对"卦变说"与"错综说"之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林 《周易研究》2005,(6):43-50
胡煦是清初一位有独到见解的易学家,他考镜源流,参以心得,深契易理.胡煦根据<周易>建立的一套很精深的生成论哲学,不仅具有解经的意义,更含有哲学的意味.他提出的"体卦主爻说"比较严密地说明了卦爻的生成与变化,对<周易>中"内外往来,上下终始"的解释更为合理,更为贯通,从根本上纠正了"卦变说"与"错综说"之误,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3.
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生活适应)的特点。被试为小学3~5年级83名儿童。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自我、社会生活适应等方面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在学习各维度上,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自我满足感、体脑协调性、学习习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各维度上,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社会自我、学术自我、自我认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生活适应各维度上,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居家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4.
张明华 《法音》2006,(2):46-47
本刊讯1月22日上午,浙江普陀山普济禅寺举行隆重仪式,迎接由中国佛教协会转赠给普陀山供奉的佛舍利。当浙江省和舟山市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手捧佛舍利从北京回到普陀山时,舟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蔡福根,舟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普陀山管理局局长蒋宝华和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慈法师等领导都到普陀山客运码头迎接,将佛舍利迎奉到普济禅寺圆通殿内供奉。普陀山僧众和数千名信徒在普济禅寺圆通殿内隆重举行了佛舍利安座法会。据戒忍法师介绍,这颗佛舍利是1956年由台湾的白圣长老、香港的觉光长老等大德高僧发起的…  相似文献   
75.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这几句诗出自杜甫的<观李固请司马第山水图三首>之二,而李白也曾有"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  相似文献   
76.
李振纲 《现代哲学》2004,(4):80-86,96
蕺山学术之最得力处,是在心体中充分凸现“性体”的本质意义。此种性格与阳明学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用力于德性本体之实证,在心性关系中关注的重心在性体的客观超越义和道德意志的定向性;二是更加强调实修实证的功夫论,向意根极微处用力。生当晚明,蕺山对自由表达的权力毫不理解,相反,积极倡导“证人”之学,将已狂驰于现实世界的人心重新收束于理性圣殿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隔膜和理性的误导。阳明“良知”教经蕺山的批判修正虽由显归密,而心学自裁自决的自由精神却在其慎独之学中丧失锋芒。这同样表明蕺山思想于时代精神的滞后。  相似文献   
77.
在道教史上 ,唐代重玄学者们着力于对道体本体论上的考察 ,并进行解构和重建道的本体 ,即在解构“道”本体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本体———心本体。  相似文献   
78.
在科学与伦理之间——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使我们不得不在科学与道德之间作选择。治疗性克隆是如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的最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体细胞核转移是治疗性克隆关键步骤,因此治疗性克隆与克隆人只有一步之遥。科学史证明,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福利而不是灾难。我们不能低估人类理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79.
论熊十力易学的基本哲学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十力的易学基本思路是以乾元本心本体涵摄乾坤大用,又以本体本心统贯明心工夫.他以本心本体发轫哲学问题、构建哲学体系,并期待本体本心的自身呈现挽回人性的迷失,挺立民族价值.这种思路是典型的"以体摄用"的哲学路向.这种路向为他的理论形态建设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也给他的思想体系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80.
《学海》2022,(1)
20世纪以来中国古史和考古学界对上古文明起源及其演进格局的认识,经历了从"一元多体"到"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其间新说迭出,既有民国时期的西来说、东西二元说和三元说,又有1949年以后的中原中心说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满天星斗说、重瓣花朵说、新夷夏东西说、新疑古说和新中原中心说。而在上古文明的诠释架构不断更新的背后,不仅有非学术性因素在起牵引和制约作用,还有各种学术性因素在支配人们的认知和解读过程。各个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一直是驱动学术进步的最主要动力,但如何把握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的关系,始终是最令人困惑而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