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一个省,也是宗教种类最多的一个省。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境内居住26种民族,其中16种民族跨国境居住。由于云南民族众多,历史上社会政治形态复杂,自然环境特殊,保持着丰富的宗教等诸多因素,使各种宗教在云南的传播和发展获得了便利条件。云南国境线长,云南宗教与境外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信仰与道教的关系,对研究道教在南亚、东南亚诸国的影响与传播意义重大。道教入滇年代极为悠久。道教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从四川、贵州和广西方向传入云南的。道教的传入…  相似文献   
262.
从最初对西方身体转向的应激反应,到开始关注中国古代哲学的身体维度,再到多角度、宽领域深入开掘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特质,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视野,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关于这一研究的新进展,海峡两岸"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会议从三个方面,即"身体与伦理"、"体感与体知"、"身体与语文"作了细致的探讨,不仅深化了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也推进了海峡两岸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已成为建设当代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63.
张韦 《天风》1996,(8):38-40
8.堂内外疏散问题。我国对公共集会类建筑,按国家技术规范明文规定,要考虑紧急疏散。一般在厅堂内部,每250人(及其零头数)需设一安全出口,几个出口均匀分布,其总宽度按每百人0.65米计算。例如950人,应有4个安全出口,分布在前后左右,其总宽度约6.2米,即每一出口门的净宽需1.6米,门向外开。教堂也应按此办理。  相似文献   
264.
由相关内容来看,清华简《筮法》篇应是战国时代数术之士的作品,其中有些内容可以与《鹖冠子》等书相印证。该篇第二十二节和第三节所载内容,显示战国时代就有了以八卦纳甲言月亮晦朔盈亏的理论,汉人所讲的天体八卦纳甲确为先秦有传之说。简文第十二节的内容,证明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八卦互体之说战国时代早已有之,再结合第十一节、第八节的内容,可以看到《筮法》中的八卦取象与《说卦传》及汉易有同有异,且由其筮占之独特性来看,当属于今传本《周易》之外的筮占术。  相似文献   
265.
"语丝体"散文是1920年代现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的成功实践,文体学的理论视角可以有效考察其创作主体深层心理涵蕴及话语复杂性.现代中国"语丝体"散文的自由话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自由"主题的建构,同时也使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由"主题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品格,进而成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之核心精神没有堕落或丢失的证明.主体话语的意义功能与力量价值因此更为丰厚深远,从而使"语丝体"散文具备一定的超越性质.  相似文献   
266.
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之说,常被批评为近禅佛、谈“虚”论“无”、凌空蹈虚等等.本文将表明,此说固然有其高远之境,但同时又有着生活中的直接可理解性和“切近”的特质.它是生活之道,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贯通,高远与切近的贯通.其“无”不是平板干空之无,而是发生性的、“活”的无、恰恰能够成就“有”之无.它与现象学的“朝向事情本身”的精神也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67.
佛教"盗戒"之构成--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荔薇 《宗教学研究》2004,1(4):163-166
本文从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角度对佛教盗戒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于分析中指出佛教盗戒在法律维度中的独特特色.  相似文献   
268.
<正>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在对外文化交流融合与相互吸取包容过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构建过程中,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9.
王晓 《中国道教》2002,(5):36-37
《本经阴符七篇》养生法述要@王晓  相似文献   
270.
佛言祖语     
《法音》2004,(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