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周易》与中国象科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周易》和古希腊哲学的比较,说明中西方在传统认识上,由于时空选择不同,从而形成了两种科学。西方的传统认识,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空间统摄时间。中国的认识传统,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时间统摄空间.因此,前者认识世界着重在“体”,后者则着重在“象”,对“象”层面的认识为“象科学”,主要采用自然整体方法和意象方法.象的实质是“气”.“气”是时间属性占优势的物质存在,与空间属性占优势的实物和物理场不同,构成世界的另一半,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中医学的突破,定将带来象科学的复兴,对人类的未来和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22.
丁建岭 《天风》1995,(3):11-11
本期“今日教会”栏发表一组教会举办灵修、培灵、培训等活动的报道,从中可见各地教会致力于办好教会的种种努力。办好教会不仅要解决组织制度问题,更要面对大量信徒做大量具体而实在的工作。一个教会要充满生机,必须注入灵性的活力,而抓住具体带领信徒的教牧同工的灵修尤为重要,盐城等地教会从这一首要问题入手开展教会圣工,值得其他地方教会借鉴。  相似文献   
23.
戒体指受戒者纳受戒法于心中而生防非止恶的精神功能,在性质上有色法、心法及非色非心法之区分。戒体论完成于中国佛教律宗,南山律宗道宣以戒体诸义作为其判教的依据,归戒体为唯识学中的“种子”。在对种子戒体的形成、所依、功用等论述中,道宣阐述了其独具特色的“摄小归大”律学思想,以种子戒体作为会通小乘戒律与大乘思想的根据。  相似文献   
24.
祖师语录     
《中国道教》2001,(2):1-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其人乐治家畜财,得富贵者,年少力能布作,而长思为事,力尽因乃止,能扬善隐恶,常用心乐为善,思尊上。凡疑悉慎戒之,不敢妄为,又爱下不欲害人,不枉王法,不乐随邪礼相随饮食也。凡不急之事,不敢与焉,有知而为此行,到老无知乃已。虽实若虚,口不轻语,故能致珍物畜积,因以成人也。《太平经·为道败成戒》祖师语录  相似文献   
25.
小林隆彰 《法音》2003,(11):6-8
日中韩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于2003年在日本举行。三国的佛教信徒会集京都,加强友好关系,并就佛教信徒如何生存下去,即佛教徒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如何更新观念,提高觉悟,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净化社会与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等方面展开讨论。在此,我先阐明一下自己的认识。我于前年五月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儿童总会。这次儿童总会是讨论十年前举行的儿童首脑协会上通过的决议及之后的情况报告与今后的方针,结合这次总会举行世界儿童会议。世界各国儿童经过长时间的表决,通过并发表如下的宣言:1.我们相信成人;2.我们相信黄金律;3.我们相信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26.
原本突破常规的创意一旦与功利性、实用性的广告结合,必定受到原则的规范.目前广泛认同的广告创意原则的归纳难免存在琐碎或遗漏之处,为了使原则更加有利于深入理解和在实践中运用,我们只有针对当今的广告现状对广告创意原则做出适当的延展与补充,才能使原则更加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27.
贾谊本源、本体论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多元性,秩序性,"源"、"体"、"用"贯通性。多元性是指事物的本源与本体是由"道"、"德"、"六理"、"六美"等多个要素构成的;秩序性是指"道"、"德"、"六理"、"六美"之间先后顺序、内外层次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事物就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源"、"体"、"用"贯通性是指"道"、"德"、"六理"、"六美"在生成事物之时便内在于事物之中而成事物的本体,与此同时,此本体外化为具体事物之"用"。贾谊本源、本体论的这些特点,深受先秦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法音》2009,(12):58-59
本刊讯11月22日.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广化寺举行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暨净安法师升座庆典法会.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戒忍法师、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诚信法师、宁波市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师、普陀山普济寺首座道生长老、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允观法师等诸山长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各地的信众一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法会。  相似文献   
29.
论传统中医的“脏象”与“脏体”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长沙410008)肖桂林金益强一、各家所认识的脏象关于脏象,各家均有不同程度及层次的描述,由于观察的方法及角度不同,其认识程度和描述语言及表达方式自然就不相同了。医学是从客观自然角度出发来进行描述的...  相似文献   
30.
当代丰富多元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相应于现实生活中每个行为主体多以强烈的人类 中心主义为基本价值而抉择与行动,有着明显落差。而要使主体能有意识地将行为与环 境问题联结,做出有益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抉择,需处理的便是“唤醒”主体的环境关 怀意识。在此层面,程明道以“仁”为整体存在界之万事万物共通/共同之处而言“天人 无间、天人无二”,回到人之主体透过“识仁”工夫体贴天理而能共通/共同,是为可发 展的方向。在形上层面,程明道由天人合一与一体之仁充实了环境伦理的原则,其理论 内涵同时关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理论面向的特质:就生态中心主义面向,人与天 地万物同为一本,同具有内在价值;就人类中心主义面向,人又“能推”而不同且高于 万物。程明道的体证/体仁之路在此双向特征中展开并贴切主体生命实感,正是我们借以 唤醒主体环境关怀意识,建构主体核心价值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